游侠列传序《史记》
发表于 2025年7月

韩子曰①:“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②,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

倦③。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④,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⑤,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⑥。

【注释】

① 韩子: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曾与李斯受学于荀况,著《韩非子》。

② 季次:公晳哀,字季次,孔子的弟子。原宪:字子思,孔子的弟子。

③ 志:怀念。

④ 轨:合。正义:这里指国家法令。

⑤ 存亡死生:使遇害将亡者得以生存,使仗势害人者死,指打抱不平。

⑥ 多:赞美,称道。

【译文】

韩非子说:“儒生利用文献扰乱国家的法度,而游侠凭借武力违犯国家的禁令。”这两种人都受到他的讥刺,可是儒生还是多受世人称道的。至于那些凭借权术做到宰相、卿、大夫,辅佐当世君主的,其功名都已写进历史,我本来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至于季次、原宪二人,都是里巷百姓,他们埋头读书,谨守着独善其身的君子风范,坚持道义而不肯随波逐流,世俗对他们却持着讥笑的态度。因此,季次、原宪终其一生住在四壁空空的蓬屋里面,连布衣粗饭都得不到满足。他们已经死去四百多年了,但弟子们却一代代纪念着他们。如今的游侠,他们的行为虽然不合乎国家的正道,但是他们言出必讲信用,行事必有结果,已经承诺的事情必定要兑现,不惜以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解脱别人的困境,在解救别人脱难以后,他们并不夸耀自己的能耐,羞于宣扬自己的功德,或许也有值得称颂的地方。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①,伊尹负于鼎俎②,傅说匿于傅险③,吕尚困于棘津④,夷吾桎梏⑤,百里饭牛⑥,仲尼畏匡⑦,菜色陈、蔡⑧。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⑨,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

【注释】

① 虞舜窘于井廪(lǐn):传说舜未称帝前,其父与其异母弟象合谋欲害舜,让他淘井而想乘机活埋他,让他修粮仓又想放火烧死他,但都被舜逃脱。

② 伊尹负于鼎俎:相传伊尹曾做过厨师。伊尹,商汤贤相。鼎,炊具。俎,砧板。

③ 傅说(yuè)匿于傅险:傅说,殷王武丁的贤相。传说他在遇见武丁前,曾是在傅险服苦役的犯人。傅险,即傅岩,地在今山西平陆东。

本文刊登于《月读》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