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直播间里的“擦边球”生意
作者 侯隽
发表于 2025年7月

“超大福利!今天在我直播间,原价399的进口奶粉只要99!真正荷兰奶源、海外直邮、宝宝喝了不上火……”在主播激情四溢的推销声中,一款包装精美的“洋奶粉”销量节节攀升。

几天后,消费者收到的却是伪造海外认证、境内工厂生产的伪劣产品。

在电商平台尤其是直播间,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一些主播通过名称、标签、营销话术等手段,如使用极类似的产品名、广告语,“碰瓷”名牌,还有些商家利用AI生成完美“买家秀”,让消费者们防不胜防。

“假名牌” 在直播间屡屡得手

“它是香港纽崔莱生产的蛋白营养粉,营养价值特别高,我自己都在喝,平时买特别贵,18款药食同源……99上链接2桶!”近期,在“小明直播分享”抖音直播间,主播极力推荐一款蛋白粉,并给出相当大的优惠力度。

本刊记者在该直播间发现,这款产品正面包装上方印有“香港纽崔莱醫藥有限公司监制”字样,但是页面显示的商品名称、商标logo等信息,均与美国安利公司旗下的纽崔莱蛋白粉毫无联系。

记者询问客服,质疑该产品的产地与批文等,被客服拉黑。

这种蹭名牌的营销非常具有隐蔽性,记者随机做了一个小调查,5名受访者有3名都看不出门道,以为真的是安利产品。

记者联系安利工作人员,对方称,这种“擦边球”现象让企业很“受伤”,公司已举报多个主播,但仍时常被“碰瓷”。

近期,直播带货“假名牌”产品的现象日益猖獗,运作已形成完整链条。在河南郑州破获的一起假奶粉案中,犯罪嫌疑人利用一斤才三四元钱的植脂末等原料勾兑成“俄罗斯进口奶粉”。制假现场触目惊心,嫌疑人用洗澡盆或案板混合植脂末、麦糊精,没有任何消毒措施就直接分装。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