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电厂用上四种“充电宝”
作者 孙庭阳
发表于 2025年7月

6月12日,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蓬莱公司10.1 万千瓦/20.5万千瓦时(功率 10.1 万千瓦,容量20.5 万千瓦时)复合储能电站项目(下称“蓬莱复合储能电站”)通过验收。建设者欢呼雀跃。

蓬莱复合储能电站是国内首个集成4种新型储能技术的复合型智慧储能示范项目,要协同发挥4种储能技术最大效力,为储能行业做出示范。

约3个月前,蓬莱复合储能电站一次并网成功。从那时起,该项目开始试运行,如今终于正式商用。

近期,本刊记者一行走进蓬莱复合储能电站,了解这一项目的最新进展。

努力解决弃电难题

“储能电站立项之初,目的是消纳山东新能源电力波动。现在看来,恰好契合了电力市场发展态势。”国家能源蓬莱发电有限公司(下称“蓬莱发电”)副总经理王军海介绍。

作为排名靠前的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电力供应端和用户端有着“甜蜜的烦恼”。2024年10月,山东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今年5月,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1%。新能源发电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的特点,出力与电网负荷需求难以实时匹配。

例如,光伏发电机组在午间阳光充足时,发电量高,此时恰逢用电低谷。晚间,光伏发电到了低谷,此时到了用电高峰。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与风速大小和稳定性有直接关系。

电网需要实时电量平衡,山东省内现有机组运行调整能力已发挥至极致,但仍有时段性弃电情况发生,迫切需要调节性电源发挥调峰、调频作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为解决这类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在《“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里明确,积极支持各类主体开展共享储能、云储能等创新商业模式的应用示范。这些储能设施,被人们形象的称为大型“充电宝”。

结合地区电力系统的调节需求和国家能源集团的发展规划,作为储能应用先行军的山东与国家能源集团协作,蓬莱复合储能电站项目建设启动。

多技术路线的产业实践

“与部分电站最多两三种储能方式不同,蓬莱复合储能电站肩负着科研项目产业化落地的重任,创新性融合了飞轮、磷酸铁锂、钠离子和全钒液流4种储能方式,成为目前业内技术路线最多的储能电站。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