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访古记


是茫茫沙海,是曾经沧海,当飞机掠过塔里木盆地上空,舷窗外塔克拉玛干沙漠翻涌如金色海洋,昭示着这片土地的千年沧桑。
在南疆,疏勒、莎车、于田、焉耆等古风荡漾的地名清晰可见。这里曾是“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丝绸之路重镇所在。
新疆,地处古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世界四大文明”在此交融互鉴。我带着对丝路的无限遐想,踏上了这片烙印着文明交流印记的土地。
卓尔库特古城的“见证”
轮台白杏甘甜可口,是广受欢迎的时令佳果。然而不广为人知的是,这片孕育甜蜜的土地,曾是西域都护府的所在地。
公元前60年,汉宣帝设立西域都护府,治所于乌垒城(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境内),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寻找西域都护府的治所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其中,奎玉克协海尔、卓尔库特两处古城遗址是探寻的重点。
从轮台县城出发向东南行进24公里,便到达了位于荒漠中的卓尔库特古城遗址。当我踏上贯穿古城遗址的木栈道,两旁茂密的芦苇随风摇曳。
荒漠地带怎么会有芦苇?西域都护府博物馆馆长唐羽岚给出了答案,古城附近两公里处,就有季节性河流克孜勒河。更关键的是,考古人员在古城西部和北部均发现了多处屯田痕迹,证实这里曾经水源丰沛,具备实施屯田的自然条件。
考古发现,卓尔库特古城采用内城、外城、高台三重城结构,这种形制在新疆及中亚地区较为罕见。其外城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周长约2200米。内城东墙中段增筑高台城址,平面近长方形,周长约360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陈凌认为,该遗址具备独特的三重城垣结构,并出土了大量汉代规制的建筑材料及珍贵文物,这些极具价值的考古成果充分证实,卓尔库特古城是汉晋时期塔里木盆地北缘等级最高的中心城址,也是西域都护府治所的关键遗存和重要地点。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