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路径探析
作者 汤艳红 汤丹 梁永明
发表于 2025年7月

“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2020年,萍乡在江西省率先推进地市级媒体融合,组建成立,成为全省首家报台融合的地市级媒体集团。融合以来,该中心(集团)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先立后破,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2022年,萍乡市入选全国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城市。中心(集团)融合改革经验先后获评2022年度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2023年度中国报业经营管理优秀单位创新案例,入选《中国新闻年鉴》媒体融合创新案例,接待全国各地同行考察交流40余批次。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地市级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聚焦落实“五大改革任务”(重塑业务流程、传播矩阵、产业集群、技术底座、考核体系),系统化推进3 1+8 ”工作机制(1个总体实施方案、8个执行方案,包括组织体系、管理创新、运营模式、技术应用、平台架构等方面),以变革思维加快实施“六大行动”(生产流程重构行动、传播能力提升行动、产业活力激发行动、运行机制优化行动、人才培养强基行动、政策持续赋能行动),激活主流媒体融合改革新动能,努力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地市级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实践路径。

从“双轮驱动”到“立体共进”的跨越

改革步入深水区,更需要以全局观念来谋划推进。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集团)坚持问题导向,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坚定实施“运行机制优化行动”“人才培养强基行动”“政策持续赋能行动”,逐项突破解决困扰媒体发展的障碍、梗阻,加快构建适应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体制机制。

一体运行,双轮驱动。在萍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萍乡市设计规划了一条“事业单位 + 企业化管理”的改革路径。融合后的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为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保留萍乡日报社和萍乡市广播电视台两块牌子。萍乡市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市管重点国有企业。中心和集团按照“一个党委、两个机构、一体化运行”的原则运行。中心(集团)原事业在编身份人员继续保留原编制身份进入干部人事档案灵活封存,日常管理与聘用人员一并纳入企业化管理体系,员工薪酬实行企业化管理。中心(集团)重建组织架构,分设管理保障、采编、经营三大板块,采用了“媒体平台 + 公司”的运行方式,5个媒体平台对应5个经营公司,从整体上构建采编与经营工作相互促进、协同创新发展的良性机制,实现“事业”“产业”双轮驱动。内设机构从18个减至14个,行政岗位人员减少,一线采编力量占比从39%跃升至 51% 。融合以来,市委、市政府持续为市级媒体融合保驾护航,如增加近千万元财政预算等。

多维考评,奖优促变。中心(集团)在确保舆论导向正确的基础上,实施动态多元、分类考核的评价工作机制。更加注重内容质量、传播数据和创新能力考核,增强全媒体生产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权重,从阅读量、转发量、评论数、点赞量等多维指标来评价传播效果,从用户下载量、日活、月活等数据来评价客户端影响力。持续强化对新媒体、移动端变现效益的考核,促进经营转向。构建以激发产业活力为导向的“一利五率”经营指标体系(利润总额、净利润率、成本控制率、应收账款回收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市场开拓率)。

末等调整,能上能下。强化树立以内容论导向、以经营论导向、以品德论导向,不唯身份论人才、不唯学历用人才、不唯资历评人才的“三以三不唯”的选人用人导向,建立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从多个方面列出18项负面清单,对中心(集团)所有在编在岗中层及以下员工进行对照评价,符合调整或退出条件的依法依规按程序执行。

本文刊登于《传媒》2025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