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目标任务,媒体融合发展、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已成为新时代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国家战略。作为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打通舆论引导“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广昌县地处原中央苏区北大门,素有“中国白莲之乡”的美誉,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交相辉映。2019年,广昌县整合县广播电视台、新闻报道中心等核心资源,组建,构建起县域权威传播平台。历经多年探索实践,中心始终秉持“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核心理念,创新实践“新闻 ∣+ 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内容建设为根基,以深化服务为纽带,以产业拓展为支撑,走出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先后获评江西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成为革命老区媒体融合发展的典型样本。
机制创新:构建“四位一体”融合生态
体制机制创新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先手棋”。聚焦制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破立并举的体制革新、科学高效的考核优化、双轨并行的业务重构、坚实有力的政策保障”四位一体的系统化制度设计,构建起“资源整合、考核驱动、业务协同”的融合生态。
破立并举:革新传统体制激活人才动能。率先打破传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壁垒,实施“三破三立”改革:破除身份限制,建立岗位管理体系;破除主观评价,构建量化考核体系;破除档案工资,推行绩效薪酬制度。通过全员竞聘上岗、统一调度考评,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其中,“以岗定薪、动态调整、同工同酬”的薪酬体系将采编人员绩效与作品传播力直接挂钩,形成“质量导向、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有效激发团队创新活力,营造出“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精准考核:优化机制驱动内容提质增效。在考核机制建设上,中心实施“双倾斜”政策,资源向采编一线倾斜、奖励向优质原创倾斜。设立专项新闻创优基金,构建“保基础量、重优质量”的梯级奖励制度。创新设计涵盖基础工作量、作品传播力、社会影响力的“三维度”考核指标体系,将PV值、转载量等新媒体传播指标作为核心考核参数。通过“实时监测、动态反馈、月度评估”的闭环管理机制,推动采编人员从“完成任务”向“创造价值”转变,实现内容生产由“规模导向”向“效果导向”的战略升级。
双轨并行:重构流程实现业务协同发展。面对媒体深度融合需求,中心创新实施“业务双轨制”改革。在采编体系上,打造“中央厨房”式生产平台,整合建立全媒体采编中心,构建“多渠道采集、一体化生产、多平台分发”的智慧生产链,通过标准化流程和数字资产管理系统,采编效率提升 40% 以上。在经营体系上,成立独立法人的广昌县融媒传媒有限公司,实行“事业引导、企业运营”的混合管理模式,严格执行采编经营“五分离”制度,同时建立利润反哺机制,形成“事业产业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政策护航:强化保障筑牢发展根基。2023年,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县融媒体中心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20条),在组织、资金、政策、制度、硬件等方面给予全方位保障。将媒体融合发展纳入全县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设立专项资金,全额保障人员与运营经费,建立政务信息首发机制,赋予融媒体中心新闻发布优先权,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部门协同、市场运作”的发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