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集团:纵深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作者 高静波
发表于 2025年7月

早在2013年首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就作出了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媒体融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进入深水区,深度融合成为新命题、新关键。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要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持续深化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这就决定了地方媒体深化内容生产改革的应然性与必要性。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重报集团”)成立于2001年,旗下的重庆日报是当地发行量、影响力最大的报纸。近年来,随着重报集团媒体融合改革的不断深入,精品新闻生产效能显著提升,从2016年至今,每年都有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其在系统性变革领域的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范式借鉴意义。

一、创新思维:新宣传新产品新形态

深融时代,重报集团围绕新时代主流媒体的新使命,用互联网思维主导资源配置,对新闻制播、经营发展的流程要点进行优化革新,在提高流程效率的基础上,深层释放创新发展优势效能,有效拓宽了品牌价值边界。

1.新宣传。重报集团坚持“以一域服务全局”的理念遵循,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的同时,聚焦创新、开放、生态、智慧、人文等关键词,讲述新重庆故事,打造新宣传格局。以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从“第一”到“第一”7本火车驾驶证见证“中国速度”》为例,在成渝铁路通车70周年之际,报道以三代司机的驾驶证为线索,通过三代火车司机的故事,展现了中国铁路从第一条铁路到高铁世界领先的发展历程。作品不仅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还通过多维度的故事挖掘生动地还原了历史细节,如“费力铲煤烧锅炉”“甚至捐出了自已的寿材”等,充分再现了火车司机的辛勤工作和民众的无私奉献,在历史与时代、中国与重庆的交织联动中,进一步提高了主题宣传的深度、广度,成功塑造了创新重庆和创新中国形象,有效提高了重庆声量。

2.新产品。地方主流媒体在内容生产过程中,要避免陷入长期单一、僵化的话语模式中,要加强受众需求研究,及时调整内容和形式,转变话语风格,提高产品吸引力。特别是面对“Z世代”受众时,一定要注意年轻态建构,及时融入年轻受众喜欢的趣味化、个性化媒介元素,通过多模态手段进行话语系统重塑,充分满足他们的多元诉求,不断增强受众黏性。近年来,重报集团不断强化产品思维,既注重前期采编,又注重后期维护,以产品化思维为指导打造契合受众个性诉求的爆款产品。重报集团非常善于革新产品形态,以满足受众个性需求。例如,2022年推出的理论视频产品《理响青年》。该产品旨在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采用视频相结合的形式,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理论宣传。通过吸引年轻人参与视频创作,实现了党的创新理论与“Z世代”群体的有效连接。再如,第186期视频《智慧金融与一群青年的“化学反应”》等,融入流行词汇和青年文化元素,以提高理论视频的吸引力。《理响青年》栏目还大量使用网络热词让理论内容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成为新一代年轻受众的“爆款”。

3.新形态。地方主流媒体在系统性变革中,要加强技术优势和内容优势的深层整合,通过多维交互增强场景延展性,在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帮助媒体机构在产业经营上创造更多价值效益。特别是深融时代,新闻报道的形式形态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除了传统图文报道外,短视频、直播、全景化等成为新主流,极大地拓宽了新闻形式边界。重报集团非常重视虚拟、游戏、弹幕及其他新技术、新交互手段的创新应用,以吸引更多受众关注,强化受众黏性。近年来,重报集团着力打造的移动新闻客户端上游新闻利用H5、SVG、虚拟演播室等新样态,全面打造融媒体新闻产品,每个月平均可以生产原创视频2200多条,并设立《嘿重庆》《上游封面》《上游航拍》等融媒体专栏,为受众提供多模态阅读体验。

本文刊登于《传媒》2025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