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外宣节目跨平台、跨地域、多元互动特点进一步凸显,受众群体需求也日益多样化。我国各级媒体的外宣节目内容生产不断调整创新:中央主流媒体在外宣报道中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舆情分析与研判机制,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地方媒体如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打造“湾区特色节目带”,河南广播电视台立足文化类节目创新表达,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视觉体验等,也尝试在外宣上取得突破。福州台广播外宣品牌节目《今日福州》精准把握这一趋势,坚持内容为王,采取精品思维、多平台联动等举措,积极调整创新内容生产策略,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该节目受到福州籍海外乡亲广泛好评,成为在当地华人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广播外宣品牌节目,其生产与传播经验具有借鉴意义。
一、融媒背景下广播外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媒体融合给传统广播提供了创新发展机遇。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突破了以往对外传播的时空局限,不再依靠单一载体和渠道。如今,在新兴技术赋能下,广播越来越多地与互联网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一步发展了海外受众,强化了国际传播渠道,开拓了广播外宣的新局面。广播的跨媒体传播与音视频融合,使外宣节目能够利用各种社交媒体将节目内容传播到全球传播网络中,与海外受众实现“点对点”交流。与此同时,广播媒体也能借助大数据技术挖掘海外受众的实时交互数据,获得受众反馈,对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海外受众的精准信息需求,有效传播“中国声音”。
媒体融合也给广播外宣带来了新挑战。在国际传播网络中,广播需要不断更新技术设备,提升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新传播环境和用户需求;还要与各种在线新闻媒体、社交媒体和视频分享平台竞争,这导致外宣节目吸引海外受众变得更加困难。传播模式的转变要求广播外宣必须应对国际舆论场的复杂环境和各种挑战,融合使用多种媒介手段,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不断创新和提高内容质量。福州广播电视台广播外宣节目《今日福州》面对新挑战,积极调整内容生产策略,坚持守正创新,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内容生产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利用新兴技术、加强与海外新媒体合作等方式提升传播效果。
二、以实绩实效彰显中国价值
“中国价值”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国国情,以及中国人民利益和需要的价值观。中国价值具有内外两个面向:对内意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社会共识;对外意在通过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树立中国负责任、有担当的良好大国形象。《今日福州》节目强化核心内容生产,以实绩实效传播中国声音,彰显中国价值。

1.坚持聚焦重大主题,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今日福州》定期开设专栏,报道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生动故事。节目通过多维视角讲述红色经典,针对重大事件推出系列报道,展现各行业共产党人带领群众投身新时代火热实践、建设家乡、奋斗逐梦的历程,让福州籍海外乡亲能更好地了解我们党的领袖、党的历史、党的工作。党的二十大召开不仅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也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节目组以这一重要新闻事件为由头,以党的二十天报告在福州各界干部群众、海外侨领、在榕台胞中引起的热烈反响为主线,播发了《人民日报》社论《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并推出“福州这十年”和“我的这十年”系列报道,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福州投身新时代,坚守岗位,砥砺前行,谱写新篇的“中国故事”,展现了福州十年来的发展成就,为福州籍海外乡亲深入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营造了积极的舆论氛围,及时传播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