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主流媒体媒介责任建构路径研究
作者 唐金龙
发表于 2025年7月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使信息传播模式和媒介形态发生深刻变革,在新的技术驱动下,媒介不仅承担传统的信息传播功能,而且逐步介入社会治理和公众服务,为媒介责任的重新建构提供多元途径。封面新闻开设的云求助平台,不仅通过聚合新闻、社交、求助等多功能模块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与内容管理,更以开放、互动的方式搭建起公众参与和反馈的桥梁,能够切实推动社会服务型平台的建设与完善。封面新闻云求助平台所构建的多层次媒介责任体系,以多元化的服务内容和多样化的媒介渠道为依托,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求助需求的高效响应以及社会监督的深度参与,为媒介责任在数字化场域中的扩展提供重要路径。基于此,封面新闻云求助平台因技术革新而逐步形成新的范式,是对数字化社会环境中媒介平台责任边界的一次重新界定,能够为国内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客户端在参与社会责任实践、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提供有益借鉴。

一、封面新闻云求助平台的公共服务模式重构与社会协同机制

封面新闻云求助平台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高度普及的背景下,由封面新闻打造的线上求助服务平台。该平台的设立意图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扩展,更是通过数字化媒介手段践行媒介责任的深层次探索。封面新闻云求助平台为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民生求助、线索报料、消费投诉等服务,力图通过多元化服务功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公共需求,能够促使信息沟通更加高效,从而使得民生问题得到有效回应。平台依托封面新闻客户端内的“云求助”一键直通功能,开设包括“云线索”“云投诉”“云求助”在内的多个交互专区,并设置“我要求助”“我要投诉”“谣言线索”“我要举报”“求助记者”“拍客报料”“电话报料”以及“问题反馈”等选项,从而形成面向民生诉求和社会问题的全方位信息采集、管理、互动及发布机制,构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公众求助与监督平台。

封面新闻云求助平台在信息服务设计上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高度联通性,能够推动以服务民众、响应需求为核心的媒介责任全面落地。平台通过构建多层次的用户圈,将用户依据地理位置、兴趣偏好等信息进行垂直分类,从而推动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运营。平台还通过联动全国30余家省级主流媒体,并与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商业平台联动,打造全国性的信息联通网络。该联动机制能够突破地理空间的限制,使得求助报料信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实时响应和同步覆盖。无论用户身处何地,均能够通过封面新闻云求助平台提交求助或投诉,从而享受全国范围内的即时服务响应。信息共享与联动服务机制的构建,表明封面新闻云求助平台在媒介责任的承担方面已由区域扩展至全国。平台还设置由四川省委网信办主办的“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入口,为用户提供权威的信息服务,进一步保障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此外,封面新闻云求助平台多元化搭建的另一关键点是智能化信息处理与反馈系统的建设。依托智能技术的支持,平台对用户提交的各类求助、投诉信息进行实时数据化分析和处理,从而提高信息反馈的速度和准确度。封面新闻云求助平台利用智能分析与反馈系统,使得用户诉求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响应和处理,从而形成从信息采集到反馈、跟踪、解决的完整闭环机制。封面新闻建立智能化反馈系统不但可以优化用户体验,而且在践行媒介责任方面还能体现效率提升和技术革新。通过数据驱动的多元化平台搭建,封面新闻云求助平台将媒介责任与技术手段深度融合,在公众服务中对媒体的责任履行和效率提升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封面新闻云求助平台延展了媒介作为公共平台的社会责任边界,通过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和信息反馈和处理机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使得媒体社会责任实现更深层次的变革和体现。平台不仅为老百姓的诉求服务,更重要的是对老百姓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的及时回应,以及问题有效解决的及时追踪。

本文刊登于《传媒》2025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