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改革“1+6”,释放何信号
6月18日,2025陆家嘴论坛正式开幕,主题为“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证监会将继续充分发挥科创板示范效应,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吴清同时指出,证监会将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
“1+6”新政将带来哪些影响?中长期资金又将如何深度参与科技企业投资?南都湾财社就此采访多名业内专家解读政策信号。
证监会推出“1+6”政策措施
吴清表示,将聚焦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更好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统筹推进投融资综合改革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加快构建更有利于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具体来看,“1”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且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于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更加精准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持续研发投入大、商业前景广阔的优质科创企业,在强化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方面作出安排。
“6”即在科创板创新推出6项改革措施,包括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面向优质科技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等活动;完善科创板公司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增加科创板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等。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南都周刊》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