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允许“混乱”开始
行至中年方觉知,不是生活太难,命运太苦。而是我们高估了生活的变数,最后精神过度紧绷,不小心伤到了自己。成年人,大多上有老下有小。每天一睁眼就要面对几个零的贷款,孩子种类繁多的补课费、没完没了的人情答对。祈求安稳,自然而然成为普通人最平凡、质朴的愿望。但当今社会,确定感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盲目追求“平稳”,习惯缩在自己的舒适圈,很可能被时代抛下,还浑然不知。
这两年,人们总在讨论AI的发展。我们享受人工智能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深深陷入被AI淘汰出局的恐慌中。前有公关巨头公司,停用设计、文案外包,改用AI。后有“萝卜快跑”的无人驾驶服务,实现超一线城市全覆盖。就连日常生活里,看病问诊、外卖配送、清洁环卫,早已悄无声息换成人工智能。
毫不夸张地说,AI当道,打工人的天,每天都在变。哪怕教师、程序员、财会,这些被许多人认为是铁饭碗的工作,也都岌岌可危。尤其中年以后,一想到不知何时自己就会被这些冰冷机器代替,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惶恐。但想想,与其说大家惧怕AI,不如说是恐惧改变,害怕承担变动后,可能产生的试错成本。
常听人感慨,不是不渴望成功,而是失败代价太沉重。规避风险是人性使然,但许多人似乎总是忘记:人生最没价值的就是无所作为,成功与失败同样富有意义。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好日子》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