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该挨骂的6个坏习惯,其实真的有好处!
从小到大,咱们被爸妈揪着改正的陋习实在是不少,虽然“受尽折磨”,但也无力反驳。毕竟爸妈都是为了咱好。但是朋友们,有些妈见打的习惯,不仅称不上“坏”,反而还真的有点子好处,其实可以不用改。
话不多说,饭菜上桌,咱们赶紧来对号入座!
一、抖腿促进腿部血液循环,还能消耗不少热量
虽然抖腿人见人嫌,但关于抖腿的好处居然真的有不少研究啊。
美国生理学杂志的一篇研究,证实了抖腿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久坐引起的内皮功能障碍方面的作用。实验表明,比起不动的那条腿,抖腿侧的下肢腘动脉血流量、剪切速率(可理解为血流速度)显著增加,脚踝也没变粗。
换个角度想,无意识的抖腿,或许正是人体在久坐时的“自救”措施!不仅如此,抖腿对于想减肥的人,更是有意外惊喜——去年发表在《糖尿病杂志》的一项随机交叉试验发现,习惯性抖腿可使总能量消耗增加约 16.3%,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氧化代谢水平也提高了,还不会增加肌肉疲劳。
当然了,抖腿的热量消耗跟正经运动肯定是没法比的,但是上班不得不久坐时,真的可以适当抖动起来(仅限在不影响到他人的情况下哦)!也可以借助一些神器,不容易招人嫌,比如——摇摆脚踏板,大概就是踩缝纫机原理。
二、咬木棍,增加大脑抗氧化物质可能对认知功能有好处
是你吗?吃完雪糕总还想咬几口木棍子。回想一下,上学时候是不是也没少啃笔头?
这些行为可能是“脑子好使”!很多临床研究都表明,咀嚼和认知功能之间存在着联系;咀嚼困难的个体往往认知功能较低。
去年发表在《系统神经科学前沿》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咀嚼中等硬度的物质,比如木头,可能对认知功能有积极的影响。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好日子》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