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深海到雨林,有很多动物以惊人的拟态能力演绎生存智慧,它们的伪装,不仅是防御和捕猎的工具,更是亿万年来进化的结晶。
在动物界这些“伪装大师”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生存的策略,更是自然界赋予生命的无限可能。
花帽水母海洋中美丽的杀手
在西太平洋的温带海域和南美洲东部的浅海礁石之间,栖息着一种艺术品般的深海动物:花帽水母(也叫花笠水母)。花帽水母属水螅虫纲淡水水母目,和只有一两厘米长的水螅水母比起来,花帽水母是水螅虫纲中为数不多的“大型”水母,外形极具辨识度:直径约20厘米~30厘米的伞状体呈淡蓝色或淡黄色,边缘环绕着密集的触手,形似一顶缀满流苏的花帽,也像一个长满豆芽的蘑菇。
花帽水母有两种触手,一种是数目众多的短触手,大量生长于伞缘,伞面上也有少量分布,短触手主要起到攀附和防御的作用,末端闪烁着荧光绿和玫瑰红的光芒,这是花帽水母最美丽的地方。另一种是长触手,只分布在伞缘,数量稀少,通常卷曲成弹簧状,主要用来捕食猎物。在不使用触手的时候,花帽水母会把触手围着自己的身体边缘盘绕起来,看上去更像一顶色彩斑斓的花帽子。


和多数水母随波逐流的习性不同,花帽水母是罕见的“底栖生物”(指生活在水体底部的生物,如海底、湖底、河床)。白天的大部分时间,花帽水母都静静地依附在岩石和海藻上面,身体边缘的触手自然下垂,与周围的海葵、珊瑚形态高度相似。而半透明的淡蓝色伞体在光线折射下,会形成类似钙化生物外壳的质感,帮助它们完美融入硬质海底景观。一到夜晚,花帽水母触手末端的荧光绿斑点能在黑暗海水中模拟浮游生物的发光模式,吸引小鱼靠近。它们的触手上布满一种防御和攻击的武器——刺细胞。刺细胞中含有毒素,能够将猎物麻痹。捕食时,花帽水母卷曲的长触手会在猎物接近时瞬间弹射展开,形成直径达40厘米的隐形毒网,再通过刺细胞瞬间释放出毒素,麻痹猎物,使猎物无法动弹,然后再慢慢吞下。
科学家发现,这种毒素不仅能麻痹小型动物,还会对人类神经系统产生影响。面对人类时,花帽水母会伪装成无害的装饰性海蘑菇,看上去具有极强的迷惑性,一旦人类被触手蜇后,会引发剧烈疼痛、红肿,甚至休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