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的本真和愉悦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太湖,于我而言,是那首流淌在心底的歌:“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呀,啊水下有红菱哪,啊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
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缘的太湖,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水域面积2338.1平方公里,拥有50多个岛屿,在中国五大淡水湖位列第三。
太湖的形成,有多种说法:潟湖说、构造说、气象说……但我喜欢的却是一则传说:王母娘娘蟠桃会,未请那只猴子。生气动怒的齐天大圣,把玉皇大帝赠予王母娘娘的那只盛有72颗翡翠的大银盆,摔落凡间,把江南大地砸个大洞,流淌成湖。72颗翡翠,化为72座山峰;玉雕的鱼儿,化为银鱼;玉雕的飞禽,化为鸳鸯……因为湖泊从天而降,“天”字上的一横,跌落为点,构成一个“太”字,让湖泊有了响亮的名号——太湖。
“势吞日月,波涌天地”,集雄伟、壮阔、秀丽于一身的太湖,是一部厚重的史书,载满了春秋的魂韵。在湖中的一叶扁舟上,分明站着一位长衫飞扬的诗人,吟诵着湖光山色。“具区浩荡波无极,万顷湖光尽凝碧;青山点点望中微,寒空倒侵连天白”“吴山无此秀,乘暇一游之;万顷湖光里,千家橘熟时”“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有浪即山高,无风还练静;秋宵谁与期,月华三万顷”等一首首古诗,附着在岛岩、岸矶和苇秆上,诉说着太湖的往事、沉浮……一些段落,被游客抚摸过;一些章节,被异乡人牵挂过;一些流水落花,被太湖儿女在月光里打捞过……
今日的太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碧波清欢,鱼翔湖底,水草丰美,鸟类翔集。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