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影青春:晋源阿育王塔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古城营村东的晋源第二中学校园内,晋源阿育王塔静静矗立,见证着千年历史与现代生活的交汇。
这座覆钵式实心砖塔,始建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原为晋阳古城惠明寺内的舍利塔。历经战火、地震与朝代更迭,塔身屡毁屡建,现存结构为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重建,总高约23米,由地宫、塔座、塔身和塔刹四部分组成。寺院其他建筑早已不存,唯有此塔独立于校园中央,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古塔被环形跑道环绕,成为学生日常锻炼的中心。清晨,阳光洒在塔身,学生们围绕塔基奔跑,仿佛在与历史共舞。课间,塔影斜洒,孩子们在其庇护下嬉戏玩耍,历史与青春在此交融。
这座古塔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提醒着人们,历史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晋源二中,阿育王塔不仅守护着过去,也见证着未来,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
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古塔与青春的画面定格,成为永恒的记忆。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生活的礼赞。晋源阿育王塔,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成为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

在喧嚣与寂静中凝望千年
在西安摄影师张小川的镜头中,两座古塔——大雁塔与二龙塔——被放置在并列的视觉结构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右上图是熙攘的人群与挺立的佛塔,共同构成一幅热闹非凡的都市风景;右下图则是雾霭沉沉中伫立的二龙塔,孤立荒原,仅一人仰望。两种场景,一繁一简,一近一远,却都指向了同一个主题:古塔,仍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与文化中生长,只是我们看它的方式已悄然改变。
大雁塔,是无数游客与市民的文化朝圣地,也是城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被人海围绕,被快门记录,似乎总处在“被观看”的角色中,代表着古建筑融入现代语境后的“景点化”命运。而二龙塔,始建于唐初,如今却静静矗立在雾气缭绕的郊野中,被遗忘,被冷落,反倒散发出一种未经消费的庄严感。在张小川的构图中,它像一位沉默的老人,只等待真正愿意靠近它的人前来倾听它的故事。
作为年轻一代的摄影师,张小川并未选择简单地颂扬或哀叹。他用图像提出问题:我们在如何看待这些古塔?是将它们纳入城市节奏的符号之中,还是愿意放慢脚步,走向偏远之地,感受它们未被打扰的存在?他的拍摄角度既是纪实的,也是带着反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