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一阕人间烟火色
作者 韩漪
发表于 2025年7月

母亲是工厂里小有名气的文艺女青年,每当纺织机的轰鸣声大作时,梭子快速而有规律地运动起来,就仿佛给她生活的散文也附上了节律。她常将工作里灵光乍现的瞬间记录下来,投给本地的工人报,久而久之,母亲便成了别人口中“爱读诗、写诗的那个女纺织工”。

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我尚未开蒙就已摇头晃脑地模仿了。她念一句,我念一句,潺潺流水般的字词涌进脑海里,堆砌成富有韵律的吟唱。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这是我模仿的第一首诗,母亲用“雅言”的发音方式念给我听,告诉我这两句若是用普通话念,则无法押韵。在古汉语变迁、地域文化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它的韵脚听起来十分不同,但若用“雅言”来念,一切就都解释得通了。

我似懂非懂地盯着母亲,短促而有力的音节自她唇齿之间倾泻,像是搭积木似的,一块摞一块地在我脑海里形成诗的雏形。我想,诗大概就是用豆腐块儿叠高楼吧。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