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鸵:古老而神奇的“恐龙鸟”
作者 长弓
发表于 2025年7月

6 500万年前,恐龙在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中消失。然而时光流转,一些幸存的生物不断进化,最终演变成近万种鸟类,鹤鸵便是其中之一。科学研究表明,鹤鸵与恐龙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来自史前的恐龙后裔

鹤鸵又称食火鸡,属于鹤鸵目,其下包含3个种,其中的双垂鹤鸵是世界上仅次于鸵鸟、鸸鹋的第三大鸟类,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热带雨林中。鹤鸵身体壮实,体型庞大,通体覆有细密蓬松的绒毛,并散发着蓝黑色光泽。鹤鸵的羽毛看似柔软,实际上如铁片般坚硬,能保护自身在茂密的丛林中奔跑时不被树枝刮伤。

蓝色的头部及脖颈是鹤鸵高大身体上最亮眼的部分,它们的喉咙至整个颈部都呈宝蓝色,颜色从下往上是由深到浅过渡的,至头部为浅蓝色,后颈则是极具反差的橙色,且没有羽毛覆盖。

“双垂鹤鸵”名称的由来,是因其脖子下近胸口的位置长了两片鲜红色的肉垂。在雨林中生活的当地人认为,肉垂呈鲜红色,是鹤鸵吞噬了过多火炭所致, 所以鹤鸵才有了“食火鸡”的俗称。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有人在野外发现,鹤鸵会啄食人类遗留的还未熄灭的火炭堆,久而久之,就有了鹤鸵食火的传言。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