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辩论的“稻草人”
作者 曹敏
发表于 2025年7月

你身边有擅长诡辩的“杠精”吗?尤其是爱制造“稻草人”的那种。

当家人劝诫“常吃油炸食品不利于健康”,他便跳着脚反驳“我从小吃到大,如今活得好好的”;当老师训勉“知识改变命运”,他便轻蔑地说“网红张三只有小学学历,照样混得风生水起”……

遇见他们,你可不要只顾着退避三舍。倘若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杠精”式诡辩背后潜藏着许多逻辑学知识,比如,稻草人谬误。

稻草人原本指立于农田中假扮真人的,用以驱赶鸟雀保护庄稼的人偶,但在沟通与谈判中,也被拿来借喻移花接木、偷换概念的行为。逻辑学中认为,稻草人谬误是“通过曲解对方论点,然后针对这一被扭曲的论点进行反驳,以此宣称已驳倒对方的论证方式”。它属于非形式谬误,并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逻辑结构,而是在论点解释和回应中制造误导。换言之,诡辩者故意将你的观点进行夸张化、极端化的扭曲,继而朝着这个被扭曲后的论点发起进攻,使你哑口无言。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