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臭味”到底是什么味
中国古代对社会各阶层的排序分为士、农、工、商,将商人置于最后,可见商人的地位较为低下。精通买卖、唯利是图的商人,即使拥有了巨额财富,也无法得到人们的认可。经常与铜钱打交道的商人还被戏称为“一身铜臭味”,那么“铜臭味”到底是什么味?
《现代汉语词典》把“铜臭”解释为铜钱的臭气。“臭”读作“xiù”,是因为把它作为“气味”来解释。而“铜臭味”这个说法源于东汉时期的一个故事,出自《后汉书》。
东汉时期,朝廷腐败,卖官鬻爵之风盛行。有一个名叫崔烈的人,虽然已经身居高位,但是仍不满足。于是,他花五百万铜钱买到了司徒的职位,成为三公之一。
崔烈上任后,有一天他问儿子崔钧:“我现在位居三公,外界是怎么看待我的呢?”崔钧回答说:“您原本就有名望,曾任郡守等职,人们都认为您应该能升至三公之位。如今您真的成为三公后,天下人却对您感到失望。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