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花恣洒鹅毛素
清朝诗人朱彝尊有诗云:“墨花恣洒鹅毛素。”描述的是泼墨挥毫时墨水在白纸上自然晕染的美感。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在中国文化中享有重要的地位。
墨的历史源远流长,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墨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考古学家在发掘相关的遗址时,发现了数块黑红色颜料,经过鉴定是氧化铁矿石,考古学家推断这是先民用来记事或涂画的工具。在人工制墨法发明之前,人们更多使用天然石墨或鼎、釜底部的炭黑作为书写材料。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制墨的材料不断更新,工艺持续进步:秦汉时期出现了正式的人工墨品,主要是松烟墨;东汉时期发明了墨模,出现了墨锭;晋朝时期在制墨时加入胶,使墨锭更加细致;宋朝时期用油烟制墨的技艺日趋成熟,徽墨誉满天下;明朝时期发明了用桐烟和漆烟制墨的方法,徽墨中常常掺入麝香或金箔;清朝时期出现了墨汁。
制墨工序繁多,需要经过选料、烧制、配料、捶打、成型等复杂工序。选料要选择向阳、树龄长、松脂丰富的松木或桐油等油脂。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