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的“雅骂”
市井间吵架,大多语言粗俗,可谓“俗骂”。古代文人在生活中如何骂人,无影像实录,不得而知,但文人追求“三不朽”,见诸著述的文字皆为“立言”,是期待流传万世的,故即使骂,也骂得很雅,可谓“雅骂”。
比如孔子,骂学生、骂朋友、骂贵族、骂世道,骂一切当骂之人、当骂之事。然而,他是圣人,骂人也有长者风度,非大动肝火那种。他对学生哪怕很生气地骂,也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亲切感,看到宰予白天睡大觉,不过数落两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绝无粗言恶语、厉色,还像歌词,朗朗上口,让人容易接受,体现出他的良苦用心。
老朋友原壤等他,席地而坐,两腿张开,孔子怒其无礼,骂道:“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意思是:“你幼小时候不懂礼节,长大了毫无贡献,老了还白吃粮食,真是个害人精。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