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健康有“四防”
作者 刘海燕 仇上斌
发表于 2025年7月

专家简介

标题

刘海燕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妇儿党总支部委员会书记,妇产科主任,妇科主任,妇产科教研室主任;世界内镜医师协会妇科内镜联盟江苏省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专业委员会单孔腹腔镜治疗学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整合防筛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宫颈病学组成员,江苏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20余年,擅长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宫腹腔镜微无创手术治疗及肿瘤规范化治疗。

步入老年阶段,女性的身体会面临诸多健康挑战,一些潜在的风险正悄然靠近,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这些健康隐患,并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一防妇科肿瘤

1.妇科肿瘤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老年女性患妇科肿瘤的风险较高,这主要与年龄增长带来的生理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下降,细胞突变累积,妇科常见三大恶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发病率上升。

2.绝对不能忽视的4种癌

宫颈癌是原发于子宫颈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主要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有关。绝经后女性仍可能患上宫颈癌。早期宫颈癌一般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接触性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等。值得关注的是,在老年女性中,有9.91%的病例由于发现不及时而导致治疗被延误。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发生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是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大约占所有妇科恶性肿瘤的20%—30%。子宫内膜癌好发于更年期及绝经后女性,70%—75%的患者为绝经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子宫内膜癌明显的信号是阴道异常出血,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腹隐痛、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等症状。

标题

卵巢癌是发生在卵巢的恶性肿瘤。卵巢癌的病死率约为50%,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绝经后女性为卵巢癌的主要患病人群,据统计,中老年患者约占卵巢癌患者的一半以上。卵巢癌在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发展到晚期时,患者才会出现下腹部隐隐作痛、肚子发胀、食欲减退等类似消化不良的表现。

乳腺癌是一种乳腺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引发的恶性疾病。从数据上看,我国老年女性并非乳腺癌的高发人群,但患病风险仍然存在。乳腺癌早期明显的表现是乳房摸到硬块、乳头流出不明液体、腋窝处的淋巴结出现不正常的肿大。同样是乳腺癌,老年人的患病症状可能与年轻人不同,常常表现以下特点:①肿块明显,但身体感知度低;②症状表现较为隐匿;③生物学特性差异,大约70%表现为激素受体阳性。

以上4种癌症的早期症状具有隐匿性,这使得老年女性容易疏于防范。早期恶性肿瘤,预后明显优于晚期。因此,老年女性应定期体检,主动关注身体变化,做到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二防脱垂

1.老年女性的“盆底危机”

对一些老年女性来说,有些难言之隐正困扰着她们。她们常常对咳嗽或开怀大笑有所顾忌,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漏尿的窘境;在日常活动中,也常感觉下体有东西掉出来。

本文刊登于《祝您健康》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