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翁庚民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顾问医生;出身于中医世家,为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的弟子;从医30多年来,擅用经方、配合针灸、中药外治的方法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在风湿病、生殖内分泌病、脑神经病等方面独具特色,疗效显著,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传承项目导师、深圳市第五批名中医传承项目导师、深圳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导师;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省卫生厅课题各1项,为5项市科委课题的课题设计人,获湖北省重大科研成果1项;先后在国际会议上发表专业论文4篇,国内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参编专业著作11部。
中医抗衰老的智慧,在于以草木之性调和人体阴阳偏颇,借腧穴之功疏通经络气血阻滞,运用“治未病”的前瞻思维,在补虚泻实、调和阴阳的动态平衡中,为生命注入延缓衰老的力量。
中药补虚益寿延年
1.补气益气强体质
中医认为,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气虚会导致脏腑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下降。气虚以全身乏力为核心表现,常伴有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动则气喘、精神萎靡、易出虚汗,还可能伴随食欲缺乏、腹胀便溏,以及脱肛、子宫脱垂等脏器下垂症状。
气虚者宜多食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小米(补中益气、和胃安眠)、薏苡仁(健脾止泻、利水渗湿)、鸡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莲子(补脾止泻、益肾涩精)、香菇(健脾开胃、益气补虚)、南瓜(补中益气、润肠通便)等。
● 黄芪红枣茶饮
【材料】黄芪5克、红枣3颗(去核切片)。
【做法】将黄芪、红枣片洗净,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焖2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黄芪大补元气、固表止汗,红枣养血安神、调和脾胃。二者搭配适合气虚体质者日常调理,可改善气短乏力、自汗畏风等症状,尤其适合疲劳乏力、易患感冒者长期饮用。
2.养血活血提精神
血虚是指血液亏虚,脏腑、经络、形体失养的病理状态。血虚的主要症状包括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或经闭等。临床诊断为血虚的患者,可能有贫血表现,也可能没有。
血虚者宜食补血养血食物,如猪肝(养肝明目、补血养身)、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红豆(理气活血、清热解毒)、桂圆(安心宁神、补血养气)等。
● 红枣桂圆粥
【材料】红枣10颗、桂圆(去核取肉)15克、糯米100克。
【做法】糯米洗净,浸泡半小时,与红枣、桂圆一同入锅,加水煮至米烂粥稠,可加适量红糖调味。
【功效】此粥能补气血、健脾胃,适合血虚者日常调理,尤其适合气血不足所致的头晕乏力、心悸失眠者食用。
3.滋阴养阴降虚火
阴虚是指体内阴液不足,不能制阳,导致虚热内生的病理状态。阴液具有滋润、濡养脏腑组织和制约阳热的功能。阴液亏虚会导致机体失于濡润,虚火亢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