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天,如果长时间待在高温环境,或者进行剧烈运动,人体的体温调节能力可能会出现问题。人体的电解质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引发头晕乏力、胸闷气促等一系列身体不适,这就是中暑。很多人认为,中暑后只要多喝点水、在空调房里降温、休息一下就好了,但实际上,中暑并没有那么简单。
▲ 中暑有3种类型
中暑一般根据严重程度分为3种类型: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最严重的是重症中暑,可能发展为热射病,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等症状,但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果未能及时发现,也没有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或者患者仍然处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病情就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轻症中暑。
(2)轻症中暑: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患者出现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脉搏加速等症状,但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如果患者不重视,轻症中暑就很容易发展成重症中暑。
(3)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热痉挛主要表现为大量出汗导致的四肢痉挛;热衰竭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精神萎靡,但体温不超过40摄氏度;热射病则表现为40摄氏度以上的持续高热,并且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等多器官系统损伤。其中,热射病是非常严重的一种中暑类型,病情进展迅猛,致死率很高。
▲ 高危人群要警惕热射病
目前学界认为,热射病主要是暴露于热环境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体温调节功能衰竭、体温不断升高而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的疾病。
高温、高湿的气候,以及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热射病又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经典型热射病。
(1)劳力型热射病:主要是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夏天户外剧烈运动或长时间劳动的健康人群,如运动员、建筑工人、外卖员等。
(2)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