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人士,小心敷面膜的五大误区
作者 董正邦
发表于 2025年7月

敷面膜,一直是爱美人士的日常“功课”。近年来,除了传统的面膜纸,泥质面膜、啫喱面膜等新型面膜也层出不穷。不过,很多人使用面膜时都不自觉地陷入了误区。大家不妨对照着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吧!

敷面膜有五大误区

1.误区:敷面膜的频率越高,皮肤越好

很多人敷面膜都是每天1次,殊不知这个频率已然“超标”。根据肤质,我们的面部皮肤可以分为干性、油性、混合性和中性4种。其中,干性皮肤通常比较细腻,但易干燥紧绷;油性皮肤通常有较好的皮脂分泌,不易干燥但易长痘痘;混合性皮肤是干性皮肤和油性皮肤的“结合体”;中性皮肤是较为理想的皮肤状态,表现为皮肤水分与油脂分泌均衡,毛孔细小,不易敏感。

敷面膜的频率,并不是越高越好。普通的补水保湿型贴片面膜,大家每周最多使用4片。尤其对油性皮肤的人来说,不建议经常敷面膜,一般一周敷1—2次就足够了。

大约80%的亚洲人,面部皮肤属于混合性,往往表现为脸上的“T区”(额头和鼻子)等部位出油较多,脸颊部位则较干。混合性皮肤在夏季偏油、冬季偏干,此类人群在不同的季节要用不同的护肤方法,冬季适当增加敷面膜的频次,夏季则相应减少。

2.误区:面膜敷用时间越长越好

敷面膜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普通补水面膜,大家敷15分钟就差不多了。如果是以修复皮肤为目的的医用面膜,大家敷的时间就可以长一点,适当延长至25分钟。普通补水面膜敷太久,不仅会失去保湿效果,还会反过来吸取皮肤水分,导致皮肤干燥、起皮,甚至削弱皮肤屏障,增加皮肤敏感的发生风险。大家应该在晚上洗完热水澡后敷面膜,此时皮肤表面的灰尘、油脂和化妆品残留已经被清洗掉,皮肤处于相对干净的状态,而且毛孔因皮肤温度升高而张开,可以更好地吸收面膜中的营养成分。

3.误区:功能型面膜效果好,一直用

有些人尝试了功能型面膜后觉得效果显著,就会长期购买,反复使用。实际上,功能型面膜是针对特定皮肤问题设计的密集型护理产品,专攻美白、抗皱、淡斑等方面,其成分比普通的保湿面膜复杂。

本文刊登于《祝您健康》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