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创新“三维解析”
作者 许盼丽
发表于 2025年7月

科技成果如何高效转化?企业产品如何精准找到市场?产业行业发展的堵点要怎样打通?

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比如深圳、上海、杭州……其中就有合肥的身影。

作为科创名城,合肥不仅干出模样,还走出了一条新路:创新“场景+”赋能服务机制,有效破解了这些难题,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了测试、展示的机会。

2024年,合肥新增示范场景超100项,赋能科技型企业1400家,成功举办2024中国(合肥)场景创新生态大会。场景应用“合肥模式”被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经济运行亮点”向全国推介。

场景创新,合肥做成了什么?

“场景谁来做”

“整座合肥城就是一个大场景。”

自2021年,合肥围绕打造“全域场景应用创新之城”,开放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多领域、多层次,“给产品找场景,给场景找产品”,推动一批科技成果与实际应用需求高效对接,诞生了“全空间智能感知巡检系统”等一批全国首创技术模式。

场景创新以转化应用为牵引,能够高效链接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解决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遇到的一系列难题,实现从“0到1”的研发突破到“1到N”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研用”深度耦合。

要做好场景创新工作,首先要解决“谁来做场景”的问题。这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

合肥坚持场景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推进场景创新“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紧密结合,统筹全市场景创新资源,构建“大场景”工作格局。

为形成高效、协同的场景创新工作模式,合肥强化顶层设计,建立了“处室+专班”的工作体系和统一场景创新决策指挥体系,设立市推进战新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安排1名市委常委专职负责,统筹科技产业创新与场景创新深度融合。

2023年10月,合肥市发改委设立了全国首个场景创新推进处,处室负责统筹政府资源、制定场景工作推进方案政策,深入实施场景应用“百千万”工程,出台场景应用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方案、国企场景创新试点方案;场景专班负责统筹全市场景工作,落实场景赛马、推进8个国企场景创新试点工作,组织成立合肥市国企场景创新联盟等。

标题

有了发展规划,如何推动企业和市场参与?“中心+公司”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5月,合肥成立了全国首个城市场景促进机构——合肥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以“场景”为切口推动多元主体开放合作。

在此基础上,2023年8月,合肥揭牌成立全国首个将场景作为城市资源运作的国有企业——合肥市场景应用创新促进中心有限公司,由合肥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科大硅谷、合肥高新区、滨投集团、产投集团、兴泰控股、长城战略咨询6家机构共同参与。

一方面,公司通过对接市属各部门、各县区、平台公司以及行业大企业等,挖掘场景机会,汇集场景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企业,统一受理、收集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解决方案等。

本文刊登于《决策》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