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我与AI产品的关系似乎进入了倦怠期。
当然,无论是在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AI已然成为了我不可或缺的帮手。基于过往的使用经验,我已经习惯将不同任务分别交给我认为最适合的AI产品,例如常识问答交给DeepSeek、文档处理交给Claude、知识库给ima、深度研究让Grok来做,除此以外那些没有明确需求的任务就一股脑全交给ChatGPT。
不难看出,这些AI产品都不是什么新面孔。我不是没有尝试过那些打着Agent(智能体)旗号的新产品—开发者大都宣称它们善于规划执行复杂的连续性任务,比如制作行业研究报告或旅行攻略,但输出的结果普遍属于看起来很唬人,却经不起推敲,还不如我亲自从头做来的省心。
当然,上面提到的这些老面孔也在让我失去新鲜感。不过并非是因为这些产品做得不够好,恰恰相反,这半年多来各家公司都在努力补齐产品上的短板,比如ChatGPT幻觉率高的问题明显减少、对指令的遵循能力也更强了,一直无法联网工作的Claude也在3月加入了该功能,等等。这些AI产品都越来越好用,也越来越相似了,没准再过几个月,我就会告别团队作战,只要保留一个AI产品就够了。
然而最近几周,还是有一款AI产品带给我新体验并迅速成为我打开频次最高的应用之一。不过,它不是由技术大厂或“AI六小龙”等知名AI创企推出的产品,而是由一家新势力汽车公司推出的。就是理想汽车在去年12月上线的独立AI助手“理想同学”。最近让我沉迷的是它在5月底刚上线的新功能“小同桌”,点开它你就可以与4个内置的AI角色语音聊天,例如一口京片子的北京大爷、每说两句话就要拽一句诗的李白等。
其实塑造个性化AI角色以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一直都是AI产品中一条比较重要的细分赛道,前有被Google收购的Character·AI,后有MiniMax推出的社区型产品星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