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着不算小众,而是日本社会的消费常态

日本人很习惯过和二手为伴的生活。Mercari是日本最大的消费者二手交易平台,这款App的本土下载量已占到日本总人口的1/4。根据美国基金评级公司晨星的分析,Mercari在日本二手交易电商市场的份额超过70%,月活跃用户达2200万。
除此以外,日本还存在一种“古着”文化,这是个在日本由来已久的词,直译过来就是“旧衣服”。古着消费者想要复刻时尚,因此他们倾向于选择设计感强、质量高的品牌服饰。在日本,只要是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基本都有几家古着店。
日本社会研究者三浦展在《孤独消费论》这本书中谈到他对古着的兴趣日益高涨。2022年,他偶然逛了古着店,发现Gap这样的连锁快时尚品牌在古着店也很受欢迎,和“古着店卖的大多是二手奢侈品”的印象很不一样。自此,他开始重新研究这种文化和消费趋势,还开始参加二手市集、将旧物托给朋友销 售。
在三浦展看来,如果“主流”指的是占多数的东西,那古着并不是主流。Culture Studies研究所的调查显示,日本20到69岁的受访者人群中,仅14%的人会购买古着;不过,如果看年龄段,Cover Story有故事 观点·日本在20多岁女性中,这个比例达到19%,也就是说,近两成年轻女性购买古着。2024年3月,日本著名百货公司高岛屋的日本桥店就引入了古着店作为租户。三浦展认为,古着已经可以说是日本社会的消费“常态”,更多人尝试发掘它在生活中的价值。
Yi:YiMagazine
M:三浦展(Miura Atsushi)
Yi:从日本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人们不再觉得买二手商品“丢人”,反而乐在其中,这背后有怎样的社会或经济因素?是否可以认为转折点是泡沫经济崩溃?
M:其实早在18世纪,贫穷的江户平民就会买古着,他们并不觉得丢人。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第一财经杂志》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