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耕油藏管理、勇攀科技高峰、深化中外合作,努力把艾哈代布打造成为海外开发、技术创新和文化融合的典范项目,为集团公司高质量‘走出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6月,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又到了一年中最热的季节,空气里蒸腾着热浪,呼吸间尽是灼热。中国石油(伊拉克)艾哈代布公司勘探开发部高级工程师彭笑威身着工装,穿梭于林立的设备之间,他时而倾听设备运转的细微声响,时而用笔在图纸上快速标注,眼神中透露出对每一个数据、每一处细节的执着与专注。
作为中国石油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坚定践行者,彭笑威深度参与艾哈代布油田开发全生命周期管理,在科研创新、技术攻关、文化交流等多领域协同发力,贡献了宝贵的“中国经验”,助力油田年产量时隔3年重返300万吨,推动项目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近日,彭笑威获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三届“十大杰出青年”。这一荣誉的背后,是他六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奋斗。“作为海外投资业务的一名基层员工,我始终牢记‘绿色发展 奉献能源’的企业宗旨,奋战在中东这片海外油气主战场,努力在实践中书写新时代石油青年的奋斗答卷。”
油田摇篮孕育勘探梦想
1992年,彭笑威出生于辽河油田,父母都是油田职工,他是在油田环境中浸润成长的。从小学到高中,他就读的都是油田子弟学校。目睹父母和邻里长辈身着工装上下班,聆听他们谈论油井与生产,这样的氛围让他对石油行业产生了深厚的亲切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他全部选择了石油相关的院校和专业,最终考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攻读地质工程专业。
大学四年,彭笑威系统学习了石油勘探开发知识,他对地下油藏奥秘的兴趣日益浓厚,也更加坚定了投身这一行业的决心。为了汲取更前沿的知识,本科毕业后,他选择赴美深造,在密苏里科技大学攻读地质与地球物理硕士学位。“当时学校没有设立独立的石油地质专业,所以我选择了与石油勘探、储层研究密切相关的沉积学方向,始终围绕石油领域深耕。”这段留学经历不仅开阔了彭笑威的国际视野,也提升了他的科研能力。
学成之后,彭笑威的目标非常明确——回国投身石油行业,学以致用。得知中石油的招聘信息,他第一时间报名并如愿加入了这个大家庭。从油田子弟成长为石油工作者,这条路对他而言,既是心之所向,也是水到渠成。
基于这份认知与憧憬,初入职场,彭笑威便为自己设定了几个务实的目标:快速提升专业技能、深入了解行业全貌、明确自身工作的定位和价值。最重要的是,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石油人,就像父辈和身边的老师傅们一样。
两年间,彭笑威在不同部门轮转锻炼,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都不断提升。2019年,得知自己将被派往中国石油(伊拉克)艾哈代布公司工作,他的心情无比兴奋。“中东是全球石油公司的核心竞技场,伊拉克更是主力产区之一,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无疑是施展所学、加速成长的绝佳机会。”想到能参与如此重要的海外项目,为国家能源安全出力,他内心充满向往。
兴奋之余,彭笑威丝毫不敢懈怠,一方面恶补技术“功课”,另一方面取经“生活指南”。艾哈代布是大型厚层碳酸盐岩油藏,此类油藏国内开发经验相对有限。他提前搜集资料,研读大量文献,努力掌握这类油藏的特性与开发难点,以期抵达现场后能更快进入状态。此外,鉴于当地环境的特殊性,他专门向几位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对当地的文化习俗、安全须知都提前做到心中有数。他做好了心理建设,对于当地可能面临的艰苦条件,坚定了吃苦和适应的决心。
2019年7月盛夏,彭笑威抵达艾哈代布油田。当地的热浪前所未见,最高气温超过50摄氏度——白天出门如同置身烤炉,阳光灼热刺肤,对身体和意志都是考验。尽管行前知晓这里曾历经战乱,但亲眼所见仍带来不同的感受,虽然已无明显的战争痕迹,但整体环境荒凉,基础设施落后,与他成长过程中早已熟悉的国内油田差异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