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坚定理想信念铸就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青春力量
作者 徐晗璐
发表于 2025年7月

今年五四青年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强调,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这不仅是对特定群体的勉励,更是对整个青年一代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坐标中定位人生、汇聚力量的深刻期许。

深刻领悟理想信念的时代意蕴与实践要求,是青年一代肩负历史使命、成就时代新人的必然路径。

青年当以科学理论为基石,铸牢理想信念的“思想之魂”

理想信念的坚定源于思想的清醒和理论的透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最根本的理论指导。放眼新时代,广大青年正以昂扬的姿态,将科学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青年理论学者深研马克思主义经典,把抽象原理融入时代课题的解答,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坚定道路自信;青年思政教师创新理论宣讲方式,把深奥道理化作青春话语的传播,在教学相长中增强理论自觉;青年党员干部学深悟透新思想,把政策精神落实为服务群众的举措,在知行合一中筑牢信仰根基;青年新闻工作者讲好理论故事,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一线,在采访报道中深化思想认同;青年宣讲团成员走进工厂社区,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百姓心坎,在互动交流中播撒信仰种子。无数青年用实际行动证明,科学理论一旦融入青年血脉,便能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当理论的星火点燃理想的火炬,新时代青年必将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理想信念的坚守,让青年志愿者的选择超越了一时的热血冲动,成为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青年志愿者们深刻领悟“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的时代内涵。理论学习中获得的精神力量,让“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青年群体内心最坚定的声音,并化作扎根边疆、建功立业的强大动力,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的确立,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不是一时的冲动,光有朴素的感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深厚的理论信仰作支撑,否则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发生动摇。”新时代青年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与丰富内涵,贯通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臻于“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之境,将其内化为涵养理想信念的理性圭臬。

本文刊登于《中华儿女》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