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将护鸟行动与辅导员工作结合起来,带领大学生们深入一线,认识环保的重要性,被亲切地称为“鸟王辅导员”
今年36岁的朱天鹏是湖南文理学院的一名辅导员,自2015年投身公益护鸟行动,迄今已经有十余年了。在这期间,他带领的护鸟团队从最初的三人到现在的近千人,从最初救护一只鸟到传播生态保护理念,救护了成百上千只鸟儿,组织各类生态保护活动700余场。今年六月,他站在了全国“十佳生态环境志愿者”领奖台,是湖南省唯一当选的志愿者。在救护鸟儿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他也将爱与希望撒播到每个角落。
救护一只雏鸟开启的护鸟营
朱天鹏1988年出生于湖南省汉寿县龙潭桥镇白洋湾村。命运让他过早地经受生活的磨难——贫困,疾病,家庭残缺,但他始终以一颗乐观的心看待生活,以坚韧不拔的态度面对各种磨难。
朱天鹏第一次引起社会关注是在2012年,因他自强不息带着妈妈上大学,很多媒体先后都去采访他。他婉拒了各路好心人的资助,靠自己送水打工勤工俭学挣学费读书,让妈妈过上了安稳的生活。酸楚的陈年往事都已过去,如今的他不愿意提及当年遭遇的苦难。但是成长过程中那些帮助过他的老师和邻居们,他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提起,“如果没有他们当年对我的鼓励与帮助,也就没有我现在”。时隔多年,他还是会常常念叨他的初中班主任李菊梅,高中班主任张淑兰、施白云。最困难的时候,病痛和饥饿一起侵袭他时,是老师们一遍又一遍鼓励他,坚定地对他说“你可以,你一定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对于那些曾经不遗余力鼓励他信任他的老师们,朱天鹏心怀无限感激。“老师们都过得很好,不需要我物质上的回报,我能做的,就是像她们那样帮助更多人,成为她们那样的人。”做最好的自己,去帮助更多的人,让这个世界更美好,这是朱天鹏的回报方式。
2015年,朱天鹏大学毕业后,留在母校担任辅导员。有一天,他和学生路过一棵树,树荫下看到一只落地的雏鸟,“当时对鸟儿的认识很少,不知道雏鸟落地也是练习飞翔的一部分”。天性善良的他轻轻把它揽在怀里,像托着无价之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把小鸟带回家,喂食喂水,尽管百般呵护,但小雏鸟还是去世了。后来,朱天鹏开始学习有关鸟类的知识,才意识到自己是好心办了坏事,“如果当时让那只小鸟安安静静地待着,有鸟妈妈爸爸的帮助,也许它是可以活下来的。”歉疚涌上心头,他想要做点什么来弥补,也正是这个念头,直接催生了湖南文理学院护鸟营。
护鸟营起步时很小,只有三个人。后来在院里的支持下,护鸟营的规模慢慢扩大。第一次做公益组织的朱天鹏感到如履薄冰,“在学校这样的公益组织没有先例,想要做下去唯有把每一步都走稳,不能出错”。每一次做活动,他都要先去踩点,把路线提前摸清楚,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提前做好预案。最初缺乏活动经费,他就自掏腰包印制宣传手册和条幅。平时工作很忙,组织活动就利用周末休息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