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 成为群众心中温暖的“警蓝”
作者 王碧清 陈伟
发表于 2025年7月

“也许我们社区民警没有许多轰轰烈烈的时刻,能守护好社区的安宁,就是我们的青春担当和价值追求”

进入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以下简称“副中心”),地标建筑拔地而起,绿意盎然与繁忙车流交织。正是盛夏天气,朗清园社区警务工作站“7×24小时为您服务”的标志诉说着社区民警的坚守与承诺,流动着的“警蓝”,成为辖区内温暖清凉的存在。

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潞源派出所民警谷子就是“警蓝”中的一员。自2017年从警以来,他见证副中心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也将自己的青春年华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

谷子肤色黝黑,那是他常年奔波留下的印记。他的一句“您放心”、“没问题”让很多找他解决问题的居民信赖与安心。甚至有其他地方的陌生人从老乡那里得到谷子的电话,向他咨询遇到的难题。“有困难找谷子”在他日复一日的努力下,一步步具象化为他人的信赖。

成为社区民警的2800多天,谷子以“平凡的坚守、细微的行动”,在辖区内实现“共助、共建、共享”,切实维护辖区治安稳定。今年五四青年节之际,谷子被北京市公安局选树为2025“最美警察·杰出青年卫士”。

“警徽的重量不在帽檐而在肩头”

谷子是听着《一分钱》童谣长大的“90后”,“警察叔叔”光辉可亲的形象深植于他幼时的内心,“小时候觉得警察叔叔就是世界上最威风的人”。2017年9月,谷子如愿入职通州分局运河派出所(后更名为潞源派出所),成为一名副中心警察。

参加通州分局青年社区民警培训班时,谷子和时任徐辛庄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乔石分在同一个宿舍。那时的乔石已是工作成绩突出、斩获“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等多项荣誉的先进典型。熄灯后,谷子总会找机会向这位年轻的“引路师傅”请教社区工作的经验和心得。谷子还记得乔石曾和他说:“你要记住,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那时的谷子,尚未能完全理解这几个字蕴含的力量与责任。

培训结束后,谷子开始负责部分施工现场的治安管理工作。目之所及,是泥泞的工地和忙碌的工人。有时查看建设中的地下管廊,谷子需要爬进去,才能看清楚情况。谷子牢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的入警教育,在辖区工地内,与工人们积极沟通了解情况、及时化解工人遇到的困难和纠纷。

负责检查在建工地与地下管廊时,谷子回忆:“那个时候管理好工人和项目部就行了,如果发现安全隐患,就及时通知大家限期整改。法律规定都是清清楚楚的,执法办事相对没有那么复杂。”

2020年夏,随着居民区楼宇的落成,谷子的工作也由在建工地、公园遗址,转变为进入居民小区,与越来越多来到副中心工作生活的人们打交道。第一次走访社区,有居民问谷子:“地下室漏水归不归警察管?”谷子一时间不知道如何作答。那一刻,他想起乔石对他的叮嘱,明白了“警徽的重量不在帽檐而在肩头”,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谷子学着乔石当年在尹各庄村挨家挨户为大伙儿算“安全账”的劲头,认真关注起辖区百姓的需求和难点。居民们白天工作忙不方便入户,谷子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到小区里走访,找机会和遛狗的人群了解情况。

执勤、巡控、走访商户、了解居民近况……谷子渐渐体会到,“社区工作的重心是‘以人为中心’,服务上要更有耐心,要从‘解决问题’向‘温暖人心’转变”。

本文刊登于《中华儿女》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