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泰山也能开“外挂”
清晨的薄雾还缠在泰山的脚下,岱宗坊前排队的人群里,老李正摆弄着腰间的金属支架。这位膝盖动过两次手术的退休教师,踏上青石台阶时突然笑了。外骨骼推着他往上走的力道,就像年轻时工友在后面帮忙托着煤筐。在他身后,深圳来的工程师盯着平板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曲线仿佛在给泰山写新的登山口诀。
远处传来旅游团导游的讲解声:“咱们眼前这套装备,科技感满满,可比当年唐玄宗封禅时用的步辇还灵巧。”
这身银灰色的“钢铁护膝”藏着不少“黑科技”。1.8千克的碳纤维骨架里,藏着每秒扫描地面200次的足底压力传感器,还有能输出15牛顿每米扭矩的微型电机,这些核心技术让装备比羽毛球拍还轻便。据了解,它被称为“外骨骼机器人”,由泰山文旅集团与深圳一家科技公司联合开发,于2025年春节首次在泰山景区试用。研发团队在桃花峪做过极限测试:在-15℃的冰瀑区,设备关节照常灵活转动;盛夏暴雨倾盆时,防水涂层保护着电路板安然无恙。膝盖处的仿生关节仿照了竹扁担的弹性力学结构,下坡时动能回收系统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单次充电就能支撑使用者走完14千米山路,正好够从红门到玉皇顶。
济南中学老师龚骁旭告诉我,爬泰山是他每年春节假期的固定休闲活动。“从济南开车过来要1小时,高速公路比较通畅,这几年泰山景区周边的停车场也建设、管理得比较到位,出游很省心。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