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寒智者南极摇蚊
南极的极度严寒让小昆虫几乎无法生存,冬季零下数十摄氏度的气温,让超过95%的区域常年被积雪覆盖。然而,就是在这严酷的环境中,却顽强地生存着一种原生昆虫——南极摇蚊。
南极摇蚊,又名南极蠓,是南极大陆上已知的唯一原生昆虫,体长2~6毫米,通体黑色,成虫无飞行能力,口器退化,无法吸血。可以说,这是一种不会咬人的摇蚊。
作为南极的原生昆虫,南极摇蚊的生存面临诸多致命的威胁,但凭借着智慧,它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一代代繁衍着,将生命的旋律演绎得荡气回肠。
要想在南极生活,严寒是最大的挑战。聪明的南极摇蚊却躲在冰雪下的土壤里,安然地享受着冰雪的隔热效果。测量数据显示,在大约1厘米深的土壤中,一年有超过300天的时间温度不会低于-2℃,即使在最寒冷的几天,温度也不会低于-5℃。不仅如此,即使处在0℃以下的环境中,南极摇蚊也有办法避免自己被冻成冰块。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