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的“蒸气悬浮术”
作者 乔子
发表于 2025年7月

“热锅冷油”是一种中餐特有且常见的烹饪技巧,厨师通常在烧干的锅底洒少许水来检测温度,当水珠能在滚烫的铸铁表面跳起舞来,便可下入冷油,达到不易粘锅的效果。其实,这背后还潜藏着一个物理学小知识——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1756年,德国医生莱顿弗罗斯特在治疗病人时观察到,当水滴接触到极度高温的表面时,并不会立即沸腾。相反,水滴会在热表面形成一层隔热的“蒸汽垫”,暂时悬浮,并在这层“蒸汽垫”上发生爆炸性沸腾,持续“滑行”。这一现象仿佛是水在极端高温下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显得异常奇妙。莱顿弗罗斯特将这一发现详细记录在自己的研究论文《论普通水的性质》中,由此,这一现象被命名为“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在接下来的数个世纪中,关于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的研究持续深入。科学家逐渐揭示,不仅是水,许多其他液体在高温下也能形成类似的蒸气层,使得液滴能够悬浮其上。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