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大地的高度上
作者 莫问天心
发表于 2025年7月

内容提要:回顾了自已走上儿童文学创作的缘起和20多年创作积淀的过程。2004年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发表作品,到创作9年后,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她的第一本儿童诗集《翅膀》,然后出版多部儿童文学作品,先后被评为山东作协第三批和第七批签约作家。作为一个乡村自由撰稿人,她用宽厚纯正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从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字,同时恪守“安静本分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品格,守在儿童文学的世界里,下力气干活儿,收获茁壮的庄稼。

与儿童文学结缘

在2025年的春天,想起2003年秋天。

那时候街上还有很多报刊亭,我也经常去买期刊杂志。那个秋天的一个下午,偶然经过一所学校旁边的报刊亭,偶然看到新到的一本《儿童文学》,拿过来翻了一下。反正一切都挺偶然的。

但是,偶然间或许就有着必然。以后的很多东西,都改变了。

我偶然翻开的那页,是一首诗,题目是什么记不得了,作者是谁也记不得了。好像是说蒲公英像一个个伞兵,怎么飘向空中什么的。当时一下子被触动了,心中沉伏已久的诗意和文思突然一下子涌了出来,我觉得这样的诗我也能写,于是赶紧拿出纸笔记下了栏目编辑的信箱。

虽然我从小就看《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刊物,但我真的没想过我会成为它们的作者。虽然我从小学就喜欢写东西,初中就开始发表作文,但我真的没想过要写儿童文学。

当然,我那时候也不知道这是儿童文学。

总之,从那个秋天开始一切都不一样了。

回到宿舍就开始写,那时候我还在工厂上班,住集体宿舍。

当然那时候我也不知道那就是儿童诗,更想不到以后自己会写很多儿童诗。甚至出版的第一本书就是儿童诗集。

那时候只是单纯地想写,然后从所写的一些诗里选出两个觉得最好的,一个给了《儿童文学》,一个给了《少年文艺》。那是我的儿童文学第一次投稿。

初冬的时候投的稿,很快就收到了两位编辑的电话,一个发在2004年第2期,一个发在2004年第3期。后来这两组诗也入选了很多选本。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第一次接到编辑电话的情景,我正在公交车上,突然手机响起,是一个陌生的号码。然后传来一个好消息,告诉我作品要发表了,人声嘈杂里,那个声音清晰无比。

而今想起来,《儿童文学》的编辑金本老师和《少年文艺》的编辑周国愉老师,是我最感激的两位编辑,是他们从那么多自然来稿中发现我的稿件。都知道这两个刊物的来稿量有多大,我被选上了,又一步一步地通过终审。虽然他们不会想到,他们刊发的这两个作品,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但是我始终记得,并一直感激。

我的儿童文学处女作,也是第一次用莫问天心这个名字。后来我把身份证和户口本也改成了这个名字。

两年后,我获得了《儿童文学》全国十大魅力诗人和《少年文艺》好作品奖,四月上旬去洛阳,四月下旬去上海,参加了两个颁奖活动。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去大城市,第一次看到那么高的楼,第一次坐地铁。

后来,又接着获奖,从坐火车去领奖,到坐高铁。时代在发展,交通工具越来越便捷高效,我也在努力进步。

而这奖项是全国小读者一票一票地评选出来的,那些孩子,是我前行的动力,为了小读者的喜爱,我唯有更加用心地去写。

有时候,会收到陌生的小读者发来的讯息,说起小时候看过我的某个作品,感谢我。其实我更感谢他们,我感谢所有看过我作品的眼睛。

更有文学前辈们,对我寄予厚望,鼓励我写下去。有的已驾鹤西去,我仍然记得他们对我的敦促和关爱,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安安静静地写了九年

九年后,我的第一本书出版。

简简单单的封面,上面印着少年儿童出版社。

上海市延安西路1538号,这个我从小就记熟了的地址,没想到我的第一本书是在那里出版。小时候看了那么多地址是那里的刊物,滋养着我成长的时光。

这九年,我一直认认真真地写,从来没有着过急,看别人出书也没有眼热过。终于在八年之后,等到了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邀约,让我准备够一本书的数量,给我出版儿童诗集。

那是我想送给孩子们的一双诗意的翅膀,所以书名就叫作《翅膀》。

签合同的那一天,阳光那么灿烂,透过窗户照在合同上,我看一遍,又看一遍,真是像白日里的梦一样。不敢相信它是真的,但它就是真的。

可谁也没想到,我的第二本书出版,又是九年之后了。我可真沉得住气。

第二本书是儿童散文,写童年,写家乡,写那些满天满地奔跑的乐趣和天真。这个我擅长,也爱写,写得很快。

书里全是写的我小时候的事,写到了滚铁圈,就像滚着太阳在时光里跑,所以书名就叫作《滚太阳》。

本文刊登于《百家评论》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