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张继的长篇小说《驴的喜剧》以轻喜剧的叙事风格,围绕一头驴引发的乡村风波,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小说通过小桥村村民在致富路上的困惑、探索与成长故事,揭示了在新时代的今天,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激发村民们的内生动力,且基层干部带领村民们拓展适应本土的多元产业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有效现实路径。本文将从喜剧叙事、人物形象、主题意蕴三个方面,探讨《驴的喜剧》对乡村振兴的时代启示。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更是关乎亿万农民福祉的重大命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文学创作如何回应乡村振兴这一宏大主题,成为当下文坛关注的焦点。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镜像,既承载着记录时代的使命,也肩负着引领思想的责任①。张继的《驴的喜剧》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优秀之作,它以独特的喜剧视角,聚焦真实乡村生活,通过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乡村振兴道路的复杂性和可能性。作品不仅描绘了乡村村民们在致富道路上的探索与成长,更以幽默诙谐的笔触揭示了时代洪流中乡村文化、百姓观念、产业经济等多重维度的变化。张继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乡土情怀,不仅在艺术上有所创新,为同类叙写乡村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借鉴,而且展现了他对时代命题的积极回应,为乡村振兴的文学书写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
一、喜剧叙事:乡村振兴的巧妙表达
语言风格作为作者表达文本内容的独特方式和个人技巧,其灵活运用是吸引读者并有效表达深刻主题的关键之一°。《驴的喜剧》中张继即运用喜剧叙事的语言风格,故事从一头驴说起,通过设置一系列的巧合与误会,将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和情节不断关联起来,从而巧妙表达乡村振兴的主题。
(一)轻喜剧风格:消解沉重,传递希望
《驴的喜剧》以轻喜剧风格贯穿全书,这种风格并非简单的搞笑,而是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和荒诞不经的情节,消解乡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沉重困境,为读者传递出积极向上的希望③。在小说中,一头驴的意外死亡引发了全村的轩然大波,村民们误以为池塘里淹死了人,慌乱中上演了一场闹剧。然而,正是这场闹剧,让原本因琐事而矛盾重重的村民重新凝聚在一起共同面对问题,这种喜剧化的处理方式,不仅缓解了乡村生活中的紧张氛围,更让读者在笑声中感受到乡村社会的温暖与希望。
在小说中,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一头驴,马广田和王有才二人之间的矛盾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两人因子女的恋爱问题而互相看不顺眼,这种矛盾在驴的意外死亡后被进一步放大,然而,作者并未让矛盾陷入僵局,而是通过喜剧化的调解,让两人在争吵中逐渐认识到彼此的可贵之处。马广田被要求赔偿王有才一万六的驴钱,这一情节本应充满怨气,但在小说中却被处理得充满喜剧色彩。马广田的无奈、王有才的纠结,以及村主任何大炮的调解,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这种轻喜剧风格不仅让读者在轻松中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复杂性,更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即使面对困境,乡村社会依然可以通过团结与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此外,小说中马六甲的善良与淳朴也为轻喜剧风格增添了亮色。马六甲在筹钱过程中误打误撞中救下了电视剧制片人马总,并因此获得了一头驴作为回报。这一情节看似荒诞,却充满了喜剧化的巧合与意外。马六甲的淳朴善良让他在面对马总公司困境时,毅然决定归还资金,这种行为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作者通过马六甲的故事,传递出一种质朴的乡村价值观:即使在利益面前,也不能忘记做人的本分。这种轻喜剧风格不仅让读者在欢笑中感受到乡村社会的温暖,更传递出乡村振兴的希望一只要保持初心,乡村社会就能在困境中找到新的发展机会。
小说以一头驴的意外死亡作为故事的开始,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但作者并未刻意渲染矛盾冲突,而是以轻喜剧的风格,将乡村生活中的琐事、矛盾、困境转化为幽默诙谐的叙事,消解了乡村振兴主题的沉重感,传递出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
(二)巧合与误会:推动情节,揭示主题
《驴的喜剧》中充满了巧合与误会,这些情节设置不仅为故事增添了戏剧性,更成为推动情节发展和揭示主题的关键。小说中开篇便通过王有才断断续续、不完整的话语设置了一个极大的误会,村民们都误以为是马广田掉进了池塘里,这一误会直接引发了全村的紧张与混乱,也使得原本简单的驴的死亡事件变得复杂起来。村民们纷纷赶来救援,木材厂老板杨成带着工人紧随其后,这一阵仗让所有人都误以为发生了重大事故,然而,当村主任何大炮赶到现场后,才发现池塘里淹死的只是一头驴。这一误会不仅为故事增添了喜剧效果,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乡村社会中信息传播的不畅与村民们的淳朴善良。
巧合也在小说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马六甲在机缘巧合之下救下了落水的马总,这一情节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带来了转机,马总为了感谢马六甲,用驴作为回报,这一巧合不仅解决了马广田的赔偿问题,更为小桥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何大炮等人在城里奔波数日寻找马总无果,最终却是因马六甲喝酒过火住院,且正好马总也饮酒过度住进同一家医院的隔壁病床,马六甲等人才得以再次与马总重逢。这一巧合使得何大炮等人获得了马总的投资,为小桥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巧合与误会的设置还体现在乡村社会致富观念转变上。村民们在经历了何大炮“爱心诈捐”的乌龙事件后,纷纷选择入股马总的电视剧产业,这一情节的设置充满了戏剧化的巧合。以何大炮为首的小桥村村民们最初对马总的投资充满期待,是因为致富观念仍局限在从外部找资源促进村子经济发展,但在马六甲坚持归还资金后,乡村基层干部则意识到乡村振兴不能仅仅依赖外部投资,还可以主动出击,用自身条件去入股投资可发展的产业从而走向富裕,这种观念的转变正是通过一系列的巧合与误会实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