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18年的时间点回头看,26岁的唐心很迷茫。一个内心很骄傲的女孩子,正在适应着平淡的日常,而且妈妈和妻子的角色,多过了自己。
这不是她想要过的日子,就在这一年的正月初七,她和老公的小盘菜餐厅开张了。虽然做了这个决定,但唐心不是没有怀疑过自己,努力考上大学,最后还是回老家鸡西开了个小饭店,好像书都白读了。在怀疑和肯定的念头之间,唐心把路就这么走了下去,学怎么给客人点餐配菜,学怎么剪视频和做直播,还学财务和管理。几年时间,铭记小盘菜已经成为“鸡西市东北菜热销榜第一名”。
她用自己的故事回答着,返乡能不能有自己的事业?走进婚姻的女性如何独立?
返乡,不意味着躺平
我是唐心,一名东北五线城市餐馆的老板娘。我的饭店不大,200多道菜,平均价格在15元左右。
作为土生土长的黑龙江鸡西人,我小时候觉得老家鸡西是五六线小城,想着好好学习,以后到更大的城市读书。话说回来,年轻的时候,谁不是胸怀壮志,想着去大城市打拼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呢?
从小到大,我在学习上,没怎么让父母操过心,当班长和学习委员,成绩一直还可以,后来通过努力,顺利考到心仪的城市大连,学的是英语师范专业。大学毕业后,我短暂地在大连工作了两年,就是那段时间,我第一次感受到无力。如果你看过小孩子“抓周”,就会发现,人生和小孩子“抓周”很像,眼前的路,看起来有千百条,但真正能抓在手里的,只有那么一两个。
当时,我和男朋友(现在的老公),两个人加起来的工资有8000多元,扣除房租和生活费,能攒下来的钱并不多。但大连房子的首付,都能在老家买套房了,那个数字对当时的我们来说,真是一座翻不过去的高山。
2015年,我决定返乡。当时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其实能从小地方考到大城市,是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人生谋到过的最好境地,也是曾经让我和父母都感到骄傲的一件事情。在当时的我看来,回乡意味着否定自己的能力,否定过去20多年的努力,同时,也放弃了未来在大连生活的所有机遇。我心有不甘,甚至在回老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还是会后悔自己的决定。
在2015年,23岁的我,还做了另一个很重要的决定——结婚。老公是我的小学同学,但他是个“学渣”,出社会早,学的就是做菜的手艺。2013年,我还没毕业,他知道我在大连读书,就到大连找我。他在老家学的是东北菜,可大连东北餐厅很少,即使有也和我们鸡西的不大一样。为了在大连工作,他只能去炒盒饭菜。
从厨师的职业路径来说,他放弃了能发挥看家本领的机会,就为了能和我在一起。按照世俗的标准,如果只比较条件,这当然也不是我最好的命。可日子过下去,舒不舒心自己最清楚。和一个满心满眼都是我,无论我做什么决定他都支持,有什么事都和我说的人在一起,这种踏实,并不是钱能买来的。
2016年,我们的女儿出生了,我自己把她带到快两岁。因为闲不住,其间我也找过几个工作,但老家工作机会少,即使找到了工作,企业内部的发展空间也不大,而且我还希望兼顾孩子。再三考虑之后,我和老公决定开一个饭店,我们手上只有2万多元,和双方的老人各借了3万元,一共8万多元钱,是我们所有的启动资金。
张嘴向父母借钱,不是没有压力,其实我也知道,我的父母可能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也会质疑,努力读书一场,最后怎么还是开了个饭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