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谈条件,不如划底线
作者 茗荷
发表于 2025年7月

谈条件的孩子,会怎么长大

上次去吃火锅,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子拿着一辆玩具车跑来跑去,服务人员端着锅碗瓢盆穿行,他还是横冲直撞。

一旁的妈妈看见了,赶紧去制止:“别跑了,这样很危险!”小孩子不管,继续跑。

妈妈一边追他一边说:“你给我站住!回来!”小孩子一看妈妈追他更来劲了。妈妈着急了,也担心孩子安全,说:“再不回来,下午的电影不带你去了!”孩子一听,“不行!你不带我去我一会儿就不去上课!”“那你赶紧回来不乱跑!”“那你要带我去看电影!我才去上课。”

妈妈点点头,孩子终于安静下来了,开始乖乖吃饭。这个场景熟不熟悉?诸如此类的还有:“你把作业做完了,干什么都行!”“你先把这个吃了,我就带你去玩碰碰车!”“不把你的玩具收拾好,今天就没有睡前故事了。”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越来越会讲条件。

很多父母,在孩子顽皮的时候,不自觉地就会跟孩子谈条件:你停止或者完成眼前的事情,你就可以获得某样奖品或者是去做某件事情的资格。说好听点是奖励,说直白点,就是交易。

为什么这些方法会被如此频繁地运用到与孩子的相处中?因为面对随时可以把你气炸的孩子,与耐心的教导相比,这种方法简单粗暴、立刻生效。但图省事,往往意味着后患无穷:孩子也就越来越懂“交易之道”,越来越“狡猾”。

站在父母的角度说,适当用一些奖惩方法去引导孩子,无可厚非,但我们需要知道,用多了“交易”不仅有可能失灵,还有更严重的后果。

首先,模糊孩子的是非观。

就拿那个火锅店的孩子来说,孩子真正不适合在火锅店里跑去跑来的原因在于:对人对己都不安全、打扰到餐厅就餐的其他人、对服务员造成困扰。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青春》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