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红烘焙品要存活下来成为“长胜冠军”,最终都要去掉网红的光环。
“我亲手种的苞谷,终究成了我吃不起的玉米蛋挞。”
这几天,很多短视频都在拍一个玉米蛋挞转场到农民辛苦劳作种玉米的场景。台词写满了普通消费者对高价烘焙品的极度不满。
一切都因为一块网红甜品—玉米蛋挞。在产地,一斤玉米的收购价在一元上下,但在烘焙店里,一枚玉米蛋挞的最初售价高达 48 元。2025 年 4 月以来,玉米蛋挞的话题度不断攀升,仅在 5 月下旬,就有两次因价格登上微博热搜,小红书上甚至出现了“玉米蛋挞事件分析”的搜索词条。
一个小小的网红玉米蛋挞引发了一场事件,同时掀起了物价争议和对立情绪。有人撰文《蛋挞经济学,玉米的斤两称不出劳动的砝码》;有网友戏称,面包店和卤味店、奶茶店是现代三大奢侈品店。
在消费者高涨的情绪之下,纵然有对物价的不满,但当矛头指向一款烘焙甜品,实则指向的是行业性的问题。
早在两年前,“面包刺客”就已是一个热词。128 元一个的黑山吐司,42 元一个的国王饼,20 元一盒的曲奇,烘焙的价格令不少消费者崩溃。
所以当 48 元一个的玉米蛋挞出现,全国人民等待烘焙价格回落的期待情绪值,终于在此刻达到了顶峰。
“轻奢”玉米蛋挞,谁在卖谁在买?
网红烘焙品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周期性。两个月前还是烘焙界“顶流”的黄油年糕,这个月已经开始降温熄火,玉米蛋挞取而代之,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因为玉米蛋挞的热度实在太高,越来越多甜品店开始大张旗鼓地跟风上新。
距离笔者家最近的一家甜品店店员告诉笔者,一周前,门店推出了黑皮和黄皮两款玉米蛋挞,其中黄皮卖得最好,定价35.5 元 / 个。目前,黄皮款的玉米蛋挞已经是这家门店在美团外卖平台上热度最高的产品,销量比招牌可颂蛋挞还要高。
山东青岛一家甜品店追热点的速度更快,4 月中旬,这家店在小红书发帖为自家的玉米蛋挞做宣传,但因为定价 48 元 /个,一波网友在帖子下吐槽价格太贵。时隔半月,这家甜品店又发帖回应之前的价格问题,“黑红也算红了吧”。
蛋挞界从不缺黑红选手,前有黑巧克力蛋挞因创新的巧克力风味走红,后有墨鱼汁太阳花蛋挞凭借吸睛的视觉造型成为门店的“记忆单品”。但独独是 2025 年的玉米蛋挞,因为价格被誉为“蛋挞刺客”,登上了流量的巅峰。
截至目前,在抖音平台,玉米蛋挞相关话题已有 7 亿次播放量,同样的话题在小红书上已超过 6.71 亿浏览量。
在这两个平台上,玉米蛋挞的争议越大,大家跟风追买、追拍、追着吐槽的兴致越高涨。
翻看小红书上玉米蛋挞相关的热帖,只有一小部分是美食测评账号的夸夸帖,更多的是普通人跟风消费后的避雷帖。
跟风尝鲜玉米蛋挞是大众的消费心理。今年五一假期,小娇(化名)在广州面包节上看到了一款玉米蛋挞,售价 28 元 /个。小娇告诉记者,当时买的人很多,因为群众效应,她也上前凑热闹。但排在队尾的人看不到价格,很多人等排到前面后,发现价格很贵,转身就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