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兰:夏季少不了的一株香草
作者 江媛媛
发表于 2025年7月

进入夏季,人体容易感受湿气,很多人会出现头发油腻、口中黏腻、食欲缺乏、倦怠无力等问题,当下,有一味草本植物最适合用来调理,那就是佩兰。

佩兰,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佩戴在身上的,又有着兰花般香气的草药。早在《楚辞·离骚》中便有“纫秋兰以为佩”的诗句,这里的“秋兰”便是佩兰。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记载:“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古人认为,芳香植物的香气属于清正之气,能起到助长阳气、驱邪辟秽的功效,而佩兰就是芳香类中具有代表性的药材。

本期就和大家聊一聊佩兰。

“可佩、可浴、可纫”的神奇香草

佩兰,这种看似普通的小草,其实是中医眼中的宝贝。佩兰具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的功效,还是防疫的中药材。

佩兰之名始于《本草再新》,佩兰别称“都梁香”,《神农本草经》谓之兰草,列为上品。它是中国古代的传统香料。《本草纲目》云:“本品夏月佩之,辟秽,气香如兰,故名。”孔子曾说:“兰当为王者香”,指的也是佩兰。

《本草纲目》记载:“兰可佩,可浴,可纫。”这里的“兰”,说的也是佩兰。“可佩,可浴,可纫”则是指佩兰的药用方法。

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就折取佩兰的花枝佩戴了。民间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说法,因为香包里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佩兰,就是香包的其中一味中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内装佩兰的香囊。可见古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佩兰具有解暑化浊、芳香辟秽的功效。

佩兰在古代的沐兰汤习俗中也有广泛应用。沐兰汤是指在三月初三进行的祓禊活动,人们在水边用香草沐浴洗濯去垢,以驱除邪气、祈求福祉。它的香气沁人心脾,使人神清气爽,飘然若仙,因此有“久服益气、轻身不老”之说。

因此,佩兰不仅仅是一种草药,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象征。

藿香佩兰,祛湿“金兰”

在中医里面,和佩兰经常一起用的,就是藿香。

藿香与佩兰均为芳香化湿、发表散邪的中药,人们都比较熟悉。它们联用,有很好的效果。有人说,这是因为它们原先就是一对好姐妹。

传说从前有户人家,男人从军在外,家里只有姑嫂二人。嫂子叫佩兰,小姑叫藿香。姑嫂二人相互体贴,一块儿操持家务,如同亲姐妹一样。

一年夏天,嫂子不幸中了暑热,感到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倦怠无力。藿香对嫂子说:“以前哥哥在家时,经常带我采药,教我认识两种祛暑解热的药材,我上山去挖些来给你治病。”佩兰担心她出门不便,苦劝她别去,但藿香一心想治好嫂子的病,还是执意上山去了。

这一去就是一天,直到天黑,藿香才手提一小筐药草,跌跌撞撞地进门来。佩兰还未待细问,便见藿香两眼发直,瘫软在地。原来,藿香在采药时不慎被毒蛇咬了,中了蛇毒。情急之下,佩兰不顾危险抱起小姑的伤腿,用嘴去吮吸毒汁……次日,乡亲们发现姑嫂二人都躺在地上,藿香已经没气了,佩兰也奄奄一息,她断断续续地告诉大家藿香采来的两种药草的药效后,便咽了气。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