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林鲜与傍水鲜
作者 王太生
发表于 2025年7月

宋代文人林洪在《山家清供》里说:“夏初林笋盛时,扫叶就竹边煨熟,其味甚鲜,名曰‘傍林鲜’。”初夏的竹林,嫩笋勃发,想尝鲜的人急不可耐,在林边支一小炉,添枯草黄叶,“咕噜咕噜”煮将起来,图的是个山岚清气。

傍林鲜,林子里的桃子,青中羼一点红,触手可及。从树上摘下来,在园子旁清亮的小河里洗洗,啃上一口,比盖两片树叶、摆在篮子里在城里卖的要新鲜。

汪曾祺在小说《钓鱼的医生》里写道,有个人钓鱼时,搬把小竹椅坐着,随身带着个白泥小灰炉,一口小锅,提盒里盛着葱姜作料,还有一瓶酒,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就手放到锅里。不大一会儿,鱼就熟了。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作‘起水鲜’。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