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天使,后半生魔鬼
作者 汪小年
发表于 2025年7月

紫禁城内,周太后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疑惑,向儿子质问道:“她究竟美在何处,竟使你如此地眷恋独宠?”(彼有何美,而承恩多?)周太后语中所指,乃是明宪宗的宠妃万贞儿。

对于母亲的诘问,一向不善言语的明宪宗道出了一个潜藏心底多年的秘密:“我之所以宠爱她,并不是因为她生得有多好看,而是每当得到她的抚慰,我便觉得心安,身心为之释然。”(彼抚摸,吾安之,不在貌也。)

小人物的卑微之处,在于被历史的变局裹挟前行,身不由己。

4岁那年,是万贞儿命运的分水岭。这一年,万父因违法被发配边疆,懵懵懂懂的万贞儿在不知“连坐”一词为何意的情况下,被送入紫禁城充当宫女。在皇宫几乎无尽的杂役中,这个命运坎坷的小女孩艰辛度日,慢慢长大。

但在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一件震惊大明朝野的突发事件,间接地为万贞儿的命运开辟了一条岔路。

这一年,蒙古瓦剌太师也先因勒索邀赏未果,挑起战端。大明边关告急,无论是怂恿御驾亲征的大太监王振,还是年轻气盛的明英宗朱祁镇,都试图借这场大战扬名立威。但,这场准备仓促的军事冒险最终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数十万明军全线崩溃,随皇帝御驾亲征的大批文武重臣尽皆殒命疆场,大明军政出现断层;更严重的是,欲建边功的明英宗本人也沦为俘虏。

也先活捉了明英宗,于是不失时机地以此为要挟,频频向明朝勒索财物。对于瓦剌欲壑难填的敲诈勒索,明朝官员们迅速想到了破局之法——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人质的价值。土木堡之变发生20天后,明英宗的异母弟、时任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在于谦等人的拥护下成为新一任皇帝。也先手中的“筹码”瞬间成了鸡肋。

朱祁钰的上台,本是应急的权宜之计。但权力是一味瘾药,尝过其滋味就有了私心,一个背约的念头逐渐在新皇帝脑海中萌生——我为什么不能废掉太子,把皇位传给儿子,建立自己的世系呢?于是,郕王世子朱见济便成了太子朱见深的潜在竞争对手。

在举家迁入皇宫的“清宫”行动中,朱祁钰早早地为儿子布局,将东宫的管事太监换成了自己的心腹。按照明代后宫惯例,幼年太子通常与生母一起生活,直至就学方才迁居东宫。作为宫斗界的前辈,政治直觉灵敏的孙太后自然明白朱祁钰调整东宫人事的意图,她顾不上周妃母子分居的人伦之痛,让年幼的太子朱见深提前搬进了东宫。可是,一个没有父亲庇护的孩子,又如何用稚嫩的身躯去抵御宫廷里的钩心斗角?

孙太后急需一名心腹代替自己,去守护已然成为“留守儿童”的孙子朱见深。那么,她该找谁呢?宫女万贞儿进入了她的视线。这一年,万贞儿20岁。虽然年纪不算大,但已经有15年的宫廷生存经验了。十多年的主仆关系,让万贞儿深得太后的喜爱和信任,足以担当照护皇太子这一重任。在明朝暗潮涌动的权力较量中,作为边缘人的万贞儿将无可避免地卷入其中。时也,命也!

受孙太后之托,万贞儿在东宫悉心照料着这个出身高贵却有些可怜的小男孩。宫闱之中,危机四伏。万贞儿不仅要照顾朱见深的生活起居,更要像母亲一样,时刻保护其免受防不胜防的“暗箭”伤害。

自从朱祁钰继位后,明英宗朱祁镇被遥尊为太上皇。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