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得志巧计活捉“野骡子”
作者 刘奇叶
发表于 2025年7月

在陕甘宁地区,流传着杨得志将军奇袭国民党骑军旅,活捉“野骡子”旅长冶成章的故事。

1936年中共中央和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后,25岁的杨得志就当上了红一方面军第二师师长。为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红军主力相继发起东征、西征战役。杨得志所带的红一方面军第二师正是西征的主力。

1936年5月28日,杨得志带领的红二师向曲子镇方向前进。国民党当局急调马鸿宾部三十五师一○三旅、一○五旅于元城、庆阳、曲子一线堵截。6月1日,红二师与大名鼎鼎的国民党军三十五师一○五旅在曲子镇狭路相逢。

一○五旅旅长名叫冶成章,是陕甘宁一带最大的军阀马鸿宾部下的三大勇将之一,外号“野骡子”。

曲子镇是通往宁夏的咽喉要地,国民党环县政府所在地,城内驻扎着国民党军一○五旅的1个特务连和第三十五师骑兵团的1个排,共300余人。一○五旅旅长冶成章在完成堵截部署后于前一天也回到了曲子镇。杨得志侦悉敌情后,于6月1日下午3时许,下令由红二团担任主攻任务,红五团助攻,发起攻城作战行动。红军从城东南角突破防线,攻入城内,与守敌冶成章部展开巷战。冶成章部疯狂反扑,入城红军部队立足未稳,就被挤出城外。

见冶成章部如此骁勇,杨得志重新调整战略战术,一边佯装烧火做饭,一边安排突击队员化装成难民摸进城。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