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倡议反对食品浪费 抵制极端吃播 等
发表于 2025年7月

6月2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下称“中消协”)发布倡议,呼吁反对食品浪费,抵制极端吃播行为。中消协指出,当下部分网络平台充斥着大量极端吃播内容,这些内容以挑战人类生理极限的食量、猎奇或罕见食材(如超辣食物等)为噱头吸引眼球,不仅严重背离了饮食文化的本真内涵,更造成了令人痛心的食物浪费。此类以暴饮暴食、猎奇比拼为特征的所谓“吃播秀”,与健康、节约、文明的现代生活理念背道而驰,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公然践踏,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相关规定。对此,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并坚决抵制。

为此,中消协倡议:一、消费者认清危害本质,理性抵制不良内容。二、内容创作者恪守底线,传播健康饮食文化。三、平台经营者压实责任,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4)》

6月2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北京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4)》(下称《报告》)。

《报告》全面总结了2024年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在立法、行政、司法以及社会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梳理了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 2025 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建议。

《报告》显示,2024年,各有关部门积极履行职能,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国各消费者协会组织紧紧围绕“激发消费活力”主题,凝聚各方力量,深入开展消费者权益社会保护工作,全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76.19万件,解决121.13万件,投诉解决率 68.7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8 亿元。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还面临4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消费领域法治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二是新型消费侵权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治理;三是民生领域消费侵权问题依然突出;四是“一老一小”消费重点侵权问题需要持续跟进治理。

全国参与食品安全 “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活动人数超过340万人次

自2025年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上线全国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民意征集系统以来,截至6月15日,约有340万人次消费者参与了此项活动。消费者重点关注的食品品种有蔬菜及制品、肉及肉制品、水果及制品等;关心的检验项目 类别有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等。

据统计数据显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针对消费者关心的食品组织开展了“你点我检”抽检22.2万余批次,不合格率2.50%。其中,蔬菜及制品、水果及制品不合格率分别为4.35%、4.59%,主要是农药残留超标、二氧化硫等食品添加剂不合格;肉及肉制品不合格率为0.79%,主要是兽药残留超标、过氧化值等质量指标不合格。对抽检不合格食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时开展核查处置,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秉承“开门办抽检”的理念,今年以来,全国各地举办“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线下“百姓点检日”活动1710余场次,并邀请消费者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等参与抽样和检验全过程。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3 605 批次冷冻饮品抽检合格率超99.5%

夏季来临,冰糕、冰棍、冰淇淋等冷冻饮品进入传统的消费旺季,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近期持续加大对冷冻饮品日常监管和抽检监测力度,保障人民群众能够放心享用清凉美味的冷冻饮品。

今年以来,全国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共对冰糕、冰棍、冰淇淋等冷冻饮品微生物、质量指标、食品添加剂、重金属等4类29个项目开展监督抽检3 605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18 批次,不合格率 0.499%,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冷冻饮品总体食品安 全状况稳定向好。

此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夏季冷冻饮品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超标、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不规范等风险隐患,指导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强化冷冻饮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管,督促冷冻饮品生产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要立即督促有关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下架、封存、召回等措施,及时控制产品风险;对日常监管、飞行检查等发现的冷冻饮品相关违法违规问题,要依法严厉打击,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全力守护人民群众夏季“舌尖上的安全”。

七部门联合发文

推动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人社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食品工业发展。《方案》提出,到 2027 年,重点食品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均达到75%,培育10家以上智能工厂,建设5个以上高标准数字化园区,打造百个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培育一批高水平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形成一系列先进适用数字化解决方案。到203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基本实现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工业数字产业集群。 围绕发展目标,《方案》部署实施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培育、产业提质升级、筑基聚力赋能4大行动,并细化为18项具体措施,对乳制品制造、酿酒、精制茶制造等细分领域加强分类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因业施策、一企一策,推动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

33 项兽药残留检测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由全国兽药残留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制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水产 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等33项标准,于2025 年6月3日经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公告第906号发布,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

该33项标准重点填补了水产品、 蜂产品、禽蛋中多种常规兽药缺乏残留检测方法的空白,首次发布了同时测定 畜禽可食组织、牛羊奶和禽蛋中磺胺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等16类127种药物残留的快速筛查方法,有效解决了现行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测定方法定量限与限量标准不匹配等问题,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和促进进出口贸易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至此,我国兽药残留检测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已增至126项,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生活》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