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爱梅雨季
作者 何菲
发表于 2025年7月

我觉得,梅雨季是江南基因里的东西,是每年必经的过程。小时候我对梅雨季有点嫌鄙,霉湿倦怠、滴滴答答构成了此季的基调。下雨倒还好,雨将下未下时,犹如置身于热气氤氲的蒸笼世界,体感“乌苏(沪语,意为视觉或体感上的杂乱、 黏腻与不适)”至极。但杨梅、樱桃、籽虾和三虾面踩着时令陆续登场,又让梅雨季多了很多灵动变幻。

当空气湿度大于70%时,人极易感觉精神疲惫、烦躁不安、易怒等。再者阴雨天时,人们的户外活动减少,容易陷入沮丧情绪中。不过这些年,我对于梅雨季的耐受度越来越高,而且觉得它特有的灵幻清幽,云霞烟岚,总有一种经久不息的余韵。

梅雨是东亚地区独特的天气气候现象,是东亚夏季风阶段性活动的产物, 梅雨季主要指每年6月上旬至7月中旬在我国江南、长江中下游以及江淮等地区出现的持续阴雨季候。据民间记载,入梅时间往往是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出梅时间往往是小暑后第一个未日。长江中下游的典型梅雨季通常持续约20~30天,上海多为21天左右,体感闷热潮湿。据1951年至2019年的相关数据,我国历史上入梅最早为5月25日,最晚为6月26日,出梅最早为6月23日,最晚为8月4日,梅雨季时间最短为13天,最长为59天。

芒种前的节日是端午。我觉得端午节不算吉庆节日,故只求安康。端午节的吃食也并不玲珑精巧,粽子、咸鸭蛋、 黄鳝、雄黄酒之类,谈不上多可口,聊以助兴而已。一过端午,很快就会迎来梅雨季。梅雨季的吃食,像江南人的性情,有点复杂,有点婉约。

我觉得,梅雨季节最好吃的是籽虾。

此季河湖饱涨,籽虾鲜美肥厚,油爆、酱烧、盐水皆宜,是江南的恩物, 一吃根本停不下来。

三虾面让上海人和苏州人都苦等了一年。中国最爱吃三虾面的城市,苏州位居第一,上海第二。所谓“三虾”,即河虾的虾仁、虾脑、虾子,是虾身上所有精华,至鲜至美。每年的5—7月,是三虾面最佳赏味期。

做三虾面是极费功夫的,是手指间的精细活儿。拆分和烹饪虾仁、虾脑、 虾子,靠的是匠心和耐心。虾仁粉白, 虾脑金红,虾子如星,配以紧汤拌面,满口生机与鲜甜。

上海到苏州,连头带尾只需花费1小时就能吃上三虾面。“裕兴记”的三虾面算不上苏州最优秀的三虾面,却可能是最红的一家三虾面。

“裕兴记”在苏州有很多家店,在上海、南京、杭州、常州等长三角地区 都有分店,也曾在北京望京有分店,后来据说歇业了,看来“帝都”人对苏式风雅并不“带感”。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生活》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