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的识字课
作者 薛舟
发表于 2025年7月

红军路上,战士们的唯一任务就是打仗吗?当然不是。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够发展成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正是因为从建军之初,所有人都非常重视学习,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大家都没有忘记学习。

标题

走进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你会发现,在琳琅满目的藏品中有一件特殊的文物。它是一张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签发的毕业证书。签发人是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刘伯承,证书属于一名叫曾荣的学员,他1933 年9 月30 日毕业于第五期机科。

这张毕业证书是用布料做成的,长11.2 厘米,宽7.2厘米,看起来虽然有些简陋,但它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的创办与发展,是党领导红军推进人才强军的重要尝试与伟大开端。

当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战火纷飞,硝烟弥漫,谁能想到,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的学员们依然在上课学习,而且还能顺利毕业呢?

标题

其实,早在1927 年,毛泽东同志就在江西井冈山的龙江书院创办了军事教育机构,也就是井冈山教导队,机构的老师们努力提升战士们的政治、文化和军事水平。

1931 年,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在江西瑞金成立,这里被誉为苏区时期的“红埔”军校,培养了许多能治军、会打仗的优秀军政干部,比如彭雪枫、宋任穷、程子华、韦国清、邓华、周子昆、粟裕等。

本文刊登于《奇妙博物馆》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