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产业AI”打造“好房子”
作者 宋龙艳
发表于 2025年7月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的发展格局。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建筑业也在这一波技术浪潮中迎来了新的变革,加速由传统的建造模式向数智建造的高阶形态跃迁,“产业AI”不仅构建建筑行业发展的新模式,也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联达)深耕“数字建筑”技术,打造“数据一算法一算力—场景”的产业AI落地闭环,提供数字建筑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以“好科技”赋能“好房子”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联达凭借其在建筑产业数字化领域的深度布局与创新实践,一举斩获“2025年度民营经济最具影响力企业”“2025年度民营经济最具影响力人物”“2025年度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优秀案例”三大奖项。广联达还致力推动“中国出品”的建筑设计软件“出海”,将AI技术跟行业知识、规则及应用场景深度结合,成为我国民营企业大军的领头羊。

2025年6月,广联达凭借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独特价值理念与创新实践,被授予“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人工智能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称号。

建筑行业系统性数字化建设势在必行

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都在深入推进,但建筑行业是公认的数字化转型成功率低、数字化应用程度低的行业。而广联达通过构筑系统性数字化基础底座建筑业务平台,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做出了表率。该平台集数据平台、协作平台、决策平台于一体,为行业建筑的终极目标是为人类的幸福服务,企业必须回归“创造客户”的本质,通过满足客户“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多样化需求,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提供开箱即用的工程建设领域专业能力和系统性数字化支撑能力,以“平台 + 组件”的模式,支撑多业务开展,并通过“平台 + 专业应用”,助力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快速落地。

广联达在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卓越表现得益于其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刻认知。广联达董事长、总裁袁正刚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数字化是时代的馈赠,但建筑行业相关企业要想获得这份“馈赠”,必须建立对数字化的正确认知,走好转型路。面对当前建筑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局,袁正刚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很多企业没有深刻理解建筑行业的特性。从业务本质上看,建筑业是“点线面体”的业务系统,具有高度专业、高度协同、高度独特、高度动态的特性,这些特性导致建筑业务具有高度的系统复杂性和不透明性的特点。如果相关企业没有理解这些行业特性,就会对建筑行业数字化建设的系统性缺乏认知,转型之路很容易陷入误区,如误认为“有数据就是数字化”“有智慧大屏就是数字化”“有智能硬件就是数字化”等。建筑行业的特性决定了建筑业的数字化建设是复杂系统的问题,需要系统性求解。

在袁正刚看来,企业应从根本上认清“两个本质”,即数字化的本质和建筑业的业务本质。数字化的本质是“数据 + 连接 + 算法”。其中,“数据”是数字化最关键的要素,也是AI发展的基础;“连接”可以打破空间壁垒、打破时间约束、打破语言障碍,冲破“数据孤岛”;“算法”是对真实世界的原理、规则的抽象表达。数据、连接、算法三者交叉融合的部分,才能支撑数字化转型。面对复杂性问题,需要通过慢化(长期主义,逐步迭代优化)、简化(化繁为简,聚焦数据、连接、算法三大本质)、强化(价值导向,发力业务转型),系统性构筑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一体化解决方案。

因此,企业应抓住建筑行业的本质、数字化的本质,充分借助数字化的“系统性能力”,从“点、线、面、体”各个维度,驾驭数字化先进生产力,构建与之相适配的数字化生产关系,系统性提升对当期经营的掌控力和对未来的拓展力,增强发展韧性,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透明、高效、持续进化的数字化建筑企业。

本文刊登于《投资北京》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