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市场监管服务 护航北京民营经济发展
作者 彭楚钦
发表于 2025年7月

民营经济是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稳定经济增长、促进技术创新、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驱动首都经济行稳致远的强劲引擎。近年来,北京紧扣打造经营主体活力进发的市场环境为目标,聚焦制约经营主体发展的准入壁垒、服务效能、监管适配等难题,通过破除制度性障碍、优化政务服务供给、创新监管服务模式,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海淀区打通“机器人大厨”产业落地最后一公里

随着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技术等新型人工智能(AI)的蓬勃发展,传统餐饮行业正经历一场全方位的智能化变革。在后厨忙着炸薯条、炸鸡块的厨师不一定是真人厨师,而是机器人大厨。然而,这些机器人大厨在市场准入环节面临餐饮经营许可边界模糊、行业安全标准缺失、知识产权快速确权难等痛点,直接制约着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规模化发展。

在此背景下,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花园路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为试点,创新推出了一揽子技术服务措施,为技术落地和产业时间按下“快进键”。

2024年9月12日,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新型人工智能创新企业享刻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享刻智能公司)颁发全市首张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标志着具身智能这一AI领域领先技术进入餐饮市场。

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安全监督管理科负责人介绍:“企业获批许可并依法报告后,具身机器人系统就具备了开展经营活动的资格,可以在全市的经营场所落地经营。前期,我们对它的食品加工流程进行了梳理,提出风险点及改进意见,帮助企业合规经营、健康成长。”

目前,享刻智能公司已在中关村东升科技园落地运营了提供炸制食品餐饮服务的第一代无人档口机器人。相比于目前市面上单任务执行的煎饼机器人、煮面机器人,享刻智能公司研发的第一代无人档口机器人,具备多任务执行、感知决策、自主学习、人机交互等能力,不仅能主动判断食材状态、精准控制烹饪时间与风味口感,还可通过自主学习持续“解锁”新菜单,并根据工作环境实时判断及上报安全风险隐患。

自机器人大厨“持证上岗”后,享刻智能公司陆续在海淀区五道口人工智能创新街区、花园路街道首享科技大厦等地开展示范性试点经营,并计划于2025年与中国连锁餐饮品牌巨头达成合作,完成万店规模品牌餐饮的落地测试。

本文刊登于《投资北京》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