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交出“两区”建设五周年亮眼成绩单
作者 李焱
发表于 2025年7月

记者从2025北京CBD论坛年会朝阳区“两区”建设五周年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承载区,朝阳区以“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为战略定位,五年来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形成了一批引领性、首创性成果,成绩斐然。

精准招商赋能高质量发展

自“两区”建设以来,朝阳区已形成87个制度创新案例,9项案例获得全市复制推广,15项案例共17次获得全国复制推广,数量居全市首位,主要涵盖贸易数字化、数据跨境流动、外商投资便利化、涉外司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其中,2025年5个案例获得全国复制推广,数量居全市首位。全区“两区”建设突破性政策、标志性项目、示范性平台等被认定为全市“三个一批”成果共52项。朝阳区已连续3年在全市“两区”建设工作推进评估中获评A级。

截至2025年6月,朝阳区招商引资累计填报入库项目4059个,落地项目2427个。其中,入库外资项目619个,落地外资项目369个,预计投入资金5489.4亿元,预计投入外资金额253.7亿美元,均居全市前列。5年来,通过布局全球招商联络站、“走出去”精准招商、制度创新、政策宣介等方式,拓宽国际招商网络,已建成8家CBD全球招商联络站。举办外资企业圆桌会、“两区”会客厅等品牌活动,搭建经贸交流平台,吸引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朴道征信、渣打证券、穆巴达拉、壳牌新能源、逸安启新能源、诺瓦泰克等一批示范性、突破性项目落地。

各领域开放“多点开花”

记者了解到,朝阳区在“两区”建设多个领域开放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效。金融跨境服务持续升级。2025年,全国首例股权信托财产登记业务在朝阳区办结,为金融创新再添里程碑。一直以来,朝阳区持续释放“两区”建设政策红利,成功吸引渣打证券、安顾方胜保险经纪等31个全国或全市首批重点机构落户,落地全国首单券商代客结售汇业务等12项全国或全市首创试点政策。

商务服务亮点频出。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朝阳园跻身全国首批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行列,通过组建出口联盟、发布实用指南与特色金融产品,为行业“双向开放”架桥铺路。17家驻区企业入选北京市“全球服务伙伴计划”,占全市近七成。17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扎根朝阳,数量居全市首位,占比达全市七成,彰显出国际商务枢纽地位。

数字经济开放发展。推动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试点率先落地,德电(中国)、阿帕科蓝、康明斯等6家外资企业取得牌照,申请业务种类和数量在全市领先。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落地朝阳区之后,打造了全国首个服务跨境场景的数据托管服务平台和全国首个“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数据交易平台,设立了国内首个数据资产登记中心,推动4项全国首个数据要素地方标准立项。获批全国首个数据出境安全评估项目,通过首家企业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北京CBD跨国企业数据流通服务中心”和“北京朝阳国际数据跨境服务枢纽”先后设立,数据跨境流动一南一北的双平台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不断深化。成立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朝阳区国际科创会客厅”,正式启用京港互联网3.0产业中心暨青年人才创新基地、京港AI应用加速器、中新互联网3.0创新孵化中心等国际化创新平台项目。

文化开放迈上新台阶。朝阳区深入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泡泡玛特获商务部认定的“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全市首家国际高端艺术保税库正大宝库落地朝阳区。成立北京市首个AIGC创意产业联盟,启动建设北京市首个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2025年,英皇电影成为全国首家基于CEPA(《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新协议开放政策落地电影制作的港资企业。

本文刊登于《投资北京》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